7月3日,全球智庫峰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位政要、學者、諾貝爾獎得主、全球五百強CEO,就全球金融危機與世界經濟展望的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共謀全球發展。圖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作主題發言。 中新社發 武仲林 攝
中新網7月3日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今日表示,國際金融危機暴露出傳統的發展模式和經濟體制中的深層矛盾,有四方面的問題需要全球智庫同仁一起研究和思考。
據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成立於2009年3月20日,被認為是目前中國最高級別的智庫,理事長為原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國經中心由溫家寶總理親自批示成立,整合了原來國家發改委下屬的國際合作中心和對外開放諮詢中心兩大智庫。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定於7月2日-4日舉辦“全球智庫峰會”,曾培炎3日出席主題為“全球金融經濟危機與世界經濟展望”的論壇併發表講話。據悉,本屆峰會共設一個主論壇和五個分論壇,將重點討論金融危機發展趨勢及預測、金融危機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影響等問題。
曾培炎説,這場危機暴露出傳統的發展模式和經濟體制中的深層矛盾,隨著形勢變化,世界經濟將會突破舊有的秩序和格局,傳統的國際分工、經濟結構、發展方式、治理模式都會面臨一些新的變化。這就需要我們既著眼當前,又要著眼解決後危機時代的更為複雜的中長期的問題和深層次的矛盾。積極開展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提出富有遠見卓識的標本兼治的政策,從根本上防止這樣的災難重演,推動形成和諧、穩定的世界經濟秩序。
曾培炎還列舉了以下問題,值得智庫同仁一起研究和思考。
首先,穩步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今年G20峰會之後,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形成了一些共識,現在的關鍵是要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並落到實處。國際社會應當共同推動完善金融監管機構,制定普遍接受的監管標準和規範,加強資訊披露,對可能出現的系統性的風險進行跟蹤,監測和及時干預。國際貨幣體系應當向穩定的、可預期的、多元化方向發展,但是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框架難以在短期內有大的變動,你的貨幣容易成為我的問題。
第二,要促進世界經濟結構的調整。金融危機的深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的儲蓄與消費關係。美國多年經常保持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居民大量借貸。這種低儲蓄、高消費的發展模式看來是難以為繼。
第三,堅持經濟全球化的方向。國際貿易和投資歷來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兩個輪子,是重要因素。隨著全球市場的萎縮,就業下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開始抬頭。這種做法既損人也不利己,反而加劇貿易摩擦和投資摩擦。
第四,推進經濟的綠色復蘇。當今世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節能環保技術取得了很大進步,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技術也有著新的突破。發達國家應該加大在這方面的投入,使這些技術能夠儘快的使用化和雙用化,形成一些新的産業亮點。發展中國家當前要解決面臨的困難,很有可能在復蘇中重復過渡的資源消耗,破壞環境的發展模式。所以沒有發展中國家的綠色復蘇,世界經濟的綠色復蘇也不可能實現。(據中國網直播文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