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資料  >  臺灣數據  > 正文

臺灣就業市場調查:大學生成高失業人群(2011.08.01)

2011-08-02 08:29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求職形勢“令人寬心”

  據臺灣1111人力銀行最新的求職調查,至6月初,今年臺灣應屆畢業生有一成七找到了工作,比去年同期高出一成;在未找到工作的八成三畢業生調查中,認為畢業後將平均花費1.97個月可找到理想工作,比去年同期調查多18天。

  1111人力銀行公共事務部發言人張旭嵐分析,第一組數據反映今年工作好找了,第二組數據反映他們預期的待業時間延長,這是因為工作好找令他們不急於卡位,不必一味 “先求有再求好”,而可以放寬心慢慢找一份合適的活兒。

  據1111人力銀行的這個調查,受訪畢業生有兩成三認為今年會比去年好找工作,只有7%認為比去年難找。臺灣“中央大學”經濟係教授朱雲鵬稱,今年的勞動力市場總體趨向緊俏,失業率已從金融海嘯期間最高點6.13%下降到今年6月份的4.35%,應屆大學生求職狀況也趨於樂觀。

  樂觀背後的高學歷高失業

  不過從整個求職市場來看,大學畢業生是高失業人群。以臺“主計處”公佈的今年6月數據為例,臺灣整體失業率4.35%,高中高職人員失業率4.48%,大專失業率3.46%,大學及其以上人員失業率5.17%。

  朱雲鵬對此分析,造成大學生高失業的最大根源是供需脫節,廠商需要實際操作能力強的學生,而今越來越多職技專科學校升格為普通大學,學生動手能力大大減弱,所以造成工廠招不到人、大學生找不到工的狀況。

  另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工作經驗不足、工作態度差、抗壓性弱是大學畢業生求職的較大問題。張旭嵐介紹,高中高職和大專學生身段柔軟、實務能力強,而大學生理想抱負較高,容易眼高手低,要求工作符合自己的特長、興趣,並且注重薪水待遇,而老闆是看你進來能不能做事。

  大學生恐陷“雙低”惡性迴圈

  前段時間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向即將要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喊話,提醒他們別太在乎薪水待遇、職位升遷、上下班時間等,要保持工作熱情,一席話引來學生們熱議。

  最近在臺灣新聞界就流傳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從臺大畢業的女生找到一家平面媒體,憑藉其形象好、口齒伶俐,很快獲得了主管肯定,沒幾個月就給她加薪一等。一次該女生采寫了一個好題材,主管看過後吩咐她補充采寫,爭取把那個題材做大。

  沒料到那女生回答説,已經到了下班時間,她跟男友約好了晚上一起吃飯,她補充採訪一下可以,但把採來的素材扔給主管,讓主管重寫稿子。主管對她説,要考慮清楚這樣做的後果,女生自信滿滿地表示,大不了找另一家。第二天,女生收到了辭退信,此後向多家媒體求職,媒體圈聽到她的故事後,都沒敢留下她。

  張旭嵐説,大學畢業生如果無法提高工作認同感,就會過度關注薪水、福利、上班時間等,而無法提升發自內心的工作熱情,這樣就會造成工作熱情低、繼而薪資低的“雙低現象”,薪資低又使他們工作熱情更低,成為他們在職場上的惡性迴圈。

  大學生、大專生起薪相差無幾

  大學生失業率明顯高出大專生,起薪卻相差無幾。1111人力銀行6月份調查顯示,今年企業主願給大專畢業生的起薪是23591元 (新台幣,下同),而給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是23815元,兩者僅相差224元,差距大約就是一碗牛肉麵的價格。

  如今已加盟連鎖自己創業的朱國彰,高中畢業後讀夜間制的技術學院,白天先後在桶裝水廠和建材廠做工,第一份工作起薪2.7萬元,後來當上廠務助理,每月可領到3萬多元,那時他每天要搬1000多桶的水,可他常説“苦總會過去的,要付出才會得到回報”。而朱國彰認識的不少人,大學畢業後在寫字樓空調房裏上班,起薪大多只有2萬元出頭。

  朱雲鵬教授感慨地説,現在的大學生聽到工廠就怕,喜歡在寫字樓吹冷氣,加上沒有一技之長,薪水當然低。另外,前兩年金融海嘯期間,不少企業把大學畢業生起薪降到2.2萬元,今年畢業生起薪如果一下子調漲幾千元,可能會超過比他們早畢業兩年的學兄學姐,企業當然不會這樣做。

  追根溯源

  大學生高失業,錯在哪兒?

  曾經貴為 “天之驕子”,如今成了職場的弱勢人群,他們錯了嗎?還是學校、社會錯了?根源何在?導報記者為此請教了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林萬億教授。大學擴招,畢業生激增

  林萬億介紹,現在臺灣的大學共有160多所(不含軍警學校),原來許多兩年制、三年制的大專學校紛紛升格為大學,每年大學畢業生約22萬人,供應量增加太快,而需求量卻未見顯著增長。隨著大量製造業外移,島內産業工人萎縮,同時由於多年內需不振,服務業的勞力需求也受到抑制。

  一些臺灣民眾説,在臺灣 “不上大學比上大學還困難”,只要你想上大學就有大學讓你上,除非你自己確實不想讀了。林萬億稱,九成五以上的初中生上了高中或高職 (可直接參加工作),九成五以上的高中生上了大學或大專。可以看出,大學生早已不是天之驕子,而成了最廣泛的一群人,向來是“物以稀為貴”,你不稀了,自然貴不起來。門檻低,素質參差不齊

  正因為大學忙於擴招搶人,使得大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問題更加突出。前幾年一個聯考 (相當於大陸高考)只有18分的學生,也照樣上了大學。不怕你考不上,就怕你不想上。

  林萬億教授稱,臺灣公立大學的進入門檻較高,學生就業狀況普遍較好,而不少後段班的私立大學幾乎不設準入門檻,只要學生交錢就讓上學,使得那些不適合上大學的學生也上了大學,不但自身素質低,而且影響了校風,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就會比較難找工作。一窩蜂開設熱門專業

  大學一窩蜂擴招,還一窩蜂開設熱門專業,誇大了熱門專業的市場需求,造成相關專業學生幾年後面臨異常激烈的就業競爭。時下,不少大學流行開設餐飲、旅遊、休閒專業,幾年後這些專業的人才就極容易供需失調。

  林萬億介紹,二三十年前,臺灣時髦開設建築系、國貿係、企管係,可是事實證明,這些專業並不是經常有熱門需求的,學生畢業時找不到對口工作,如果轉行,就會遇到就業阻力。怕苦累,不想“蹲馬步”

  另外也有一些學生,比如護士學校學生,找一份工作本來不成問題,但是許多學生畢業後不想做護士,覺得太苦太累,寧肯待在家裏,原本可以就業的學生也變成了失業人群。

  林萬億表示,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中,大家一步一個腳印,練好“蹲馬步”的基本功。如今在工業社會向資訊社會轉型中,社會上充斥著“一夜暴富”的故事,大學生熱衷“創新、創意”,希望一招鮮吃遍天,不願一步步從最基層做起。然而企業最需要的人力是一線業務員、基層操作工、餐飲服務員等,大學畢業生卻最希望做經營管理,試想想,老闆哪會輕易讓一個初出茅廬者來做經營管理呢?(《海峽導報》 記者 蘭文)

[責任編輯:郭瑩瑩]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