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資料  >  歷史文獻  > 正文

《臺灣地名解説集錦·臺東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2006-10-18 16:37 來源:臺灣文獻叢刊 字號:     轉發 列印

  1、臺東

  清光緒年間,臺灣建省之後,增設直隸州於此,當初以其位居臺灣之東部,故命名為臺東直隸州,“臺東”之地名便是由此而來。

  臺東以前為卑南、阿美族定居之地,清咸豐五年才有漢人與平埔族移入,道光年間形成聚落稱“寶桑莊”,光復後設鎮“臺東鎮”,民國六十五年升為市。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529)

  2、成功

  成功昔稱為“麻荖漏”,是當地阿美族“麻荖漏”社的漢譯社名,民國九年時,改稱為新港,由來于當地為東海岸輪船重要停泊港之一。光復後,以其相近之日語讀音,改以吉祥的近音字“成功”為地名。

  3、關山

  本鄉原名“裏壟”,由高山族語“ㄉㄧ ㄌㄢˋ ㄉㄧ ㄌㄢˋ”,即“紅蟲”翻譯成音。民國四十三年更名為“關山鎮”。因為本地的山勢逼近,就像一個關隘,故有“關山”之稱。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549)

  4、卑南

  因為本地為卑南族之卑南社的聚落,所以稱為“卑南”。

  一百八十多年前卑南族大頭目“鼻那來”(Pinara)聰明蓋世,傳説有漢人血統,建立典章與納稅制度,發展迅速統治臺東縱谷,又控制附近大族,荷蘭人稱為“卑媽拉”(Pimala),漢人簡稱為“卑南”。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564)

  5、大武

  本地原為排灣族巴卡羅群分佈地帶,位在南部中央山脈“大武山”余脈之南,所以原稱為“南大武”,日據時期改稱“大武”,而沿襲至今。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631)

  6、太麻裏

  本地昔稱朝貓籬,其義不明。是太麻裏溪出海口沖積成的肥沃三角洲平原,“太麻裏”就是原住民土著話,指太陽照耀肥沃的地方。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658)

  7、東河

  本地舊稱為“大馬武窟社”,這是由阿美族的譯音轉換而來的漢字,其意思為“投網捕魚之處”。光復後,以其位在臺東海岸山脈東側最大河川馬武窟溪之東端河口位置,而改稱為“東河”。

  8、長濱

  本地舊稱為“加走灣”,是阿美語的漢字譯音地名,其意思為“守望之處”,在以前清軍來攻之時,阿美族人曾在此瞭望清軍之動靜。民國二十六年時,因為本地位在海蝕岩臺上,其下為石坑溪所形成之沖積扇,堆積物砂礫連續很長,故改稱為“長濱”。

  9、鹿野

  地名由來有二説:

  日據時期日本移民來此開墾種植甘蔗,由於附近有原住民“鹿寮”社,又多“野”生景觀,故稱“鹿野”。

  本鄉昔日為荒野之地,常有鹿群棲息,故稱“鹿野”。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586)

  10、池上

  由於本地之東南方有一大水池,因此乃以聚落是位於大水池之西北方,故稱此地為“池上”。

  11、綠島

  本鄉以島名為鄉名。本島舊稱為“火燒島”,另一舊稱為雞心嶼,即以該島之形狀類似雞之心臟而名。

  火燒島地名之起源有二説:

  相傳島上漁民出獵海上,遇風雨常迷失,故經常在山頂燃燒柴火為標識,遠望之而稱為火燒島。

  相傳百餘年前漁船在傍晚歸航時,遠望這座被夕陽染紅的島嶼,就如熊熊火焰包圍一樣,故稱火燒島。

  光復後政府因鋻於名稱不雅,並在島上展開綠化造林活動,所以改稱“綠島”。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602)

  12、延平

  本鄉為布農族分佈地,日據時期為關山郡蕃地,光復後則取收復臺灣之民族英雄延平郡王之“延平”為鄉名。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644)

  13、海端

  “海端”屬布農族生活圈“海多端王”(Haitotowan)社分佈此地,故擇音簡稱為“海端”,海拔一千公尺有海端村。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635)

  14、達仁

  本地原為排灣族“阿塱衛社”聚居之地,其意思為“聚集”,即眾多族人,為禦敵需要而逐漸聚集於此。鄉名取自安朔溪出海口平原區的“達仁”村。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640)

  15、金峰

  本地舊稱為“虷仔侖”,這是譯自當地之阿美語,其意思為“雞母珠”,後來日據時期時,日人將“虷仔”,以日語中之同音字“金”代之,“侖”續用,而拼成“金侖”鄉之地名,後來又更改為金山鄉,因與臺北縣金山鄉重疊,於是又改為現今之“金峰”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651)

   16、蘭嶼

  本鄉以島名為鄉名。蘭嶼原稱為“紅頭嶼”,光復以後,以其為蝴蝶蘭之産地,故改稱為“蘭嶼”。關於紅頭嶼之由來,有以本島形狀類似紅頭船隻浮于水上,或雲島上山頭夕陽照射時,遠望之,呈紅色,故有此稱;另有一種説法是,因為島上之山腹多處有紅土層暴露出,故有此稱。

  臺東古稱“寶桑”、“卑南覓”,因在臺灣之山後,又名後山,本地區開發較遲,迨清康熙時,全臺東始入版藉,可斷定清熙二十一年(西元一六八二年)以前便已有人來臺東。清咸豐年間,漢人來墾者日漸增多,大部分居於卑南一帶;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九年)十一月清廷派南路海防同知袁聞拆實地視察卑南,開始築路,是臺東開發的轉捩點。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