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資料  >  歷史文獻  > 正文

《臺灣地名解説集錦·屏東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2006-10-18 16:37 來源:臺灣文獻叢刊 字號:     轉發 列印

   1、屏東

  屏東市昔稱“阿猴”,是原住民方言諧音;後來又成為平埔族阿猴社民的部落,所以也稱“猴社”、“阿猴寮”。又由於全市的地形好像一隻坐著的猴子,故稱“阿猴”,日據時期因猴字不雅而將“犬”部改為“纟”部。後來發現此地是位於高雄半屏山之東,所以按照位置來取名為“屏東”。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1)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潮州

  清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廣東省潮州府住民進來開發,為了紀念他們的老家,故沿用其名,稱此地為“潮州”。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45)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3、東港

  古稱“東津”(津指海邊的意思),原本是平埔族“放索社”群居地,明末清初渡海而來的先民漸漸增多,和福建生意往來興盛,而當時帆船停靠的港區就在百姓定居地東邊,故稱“東港”。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另有一説:由於位居大陸“東”方的海“港”,故稱“東港”。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52)

  4、恒春

  舊名“瑯喬”,原意是本地出産的一種蘭科植物,也是排灣族稱呼。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親自到此巡視,見此地氣候涼爽,四季如春,故奏準設縣,取名“恒春”。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62)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5、萬丹

  地名由來有二説:

  1.據説在清同治年間,兩岸商船在萬丹小溪(今大湖橋)附近貿易,成為內港並形成萬舟景觀,就以“萬舟”為名。後來因為高雄港、東港先後成港而沒落,盛況不再,將“舟”改為“丹”取名“萬丹”。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本地早期屬於西拉雅平埔族居住地,“萬丹”一名可能是當年平埔族Moanun社和Paugdaudang上下淡水兩社的合稱。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49)

  6、麟洛

  早期屬西拉雅平埔族生活領域,可能當時有平埔“麟洛”社,清廷記為“玲路”。清康熙年間嘉應州徐俊良先賢來此開墾,在開設水圳時發現大烏龜,地理師説:出現大龜的地方一定有麒麟,這裡是麟趾呈祥的好地方,就取地名為“麟落莊”,後來改稱為“麟洛”。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4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7、九如

  相傳最初是由九戶人家遷來此地定居,早期稱為“九塊厝”,後因有感“九塊”不雅,取三多九如之意,改為“九如”。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7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8、裏港

  地名由來有二説:

  1.原名“過港仔”,相傳在清康熙年間,有一名叫“阿裏”的年輕人來此謀生,以販賣冷飲為生,商業逐漸的繁榮,人口增加,乾隆年間就稱此處為“阿裏港”,民國九年日人改稱為“裏港”。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76)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本地舊稱為“阿裏港”,在漢人及平埔族尚未移入之前,曾有傀儡番(魯凱族)居住於此,在漢人移民入墾後,便譯“傀儡”音為“阿裏”,再加上本聚落建在隘寮溪之南,故拼成原地名為“阿裏港”,後來則改稱為“阿裏”。

   9、鹽埔

  本鄉是介於山地與平原之間的一片草埔,原本是平埔族居住地,明朝福建省葉唐山來到此地,用十台車的食鹽,外加一車煙酒火柴交換這片土地,又因為當時介於平地之間的草原地帶常被稱為“埔”,故命名為“鹽埔”。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86)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另有一説:清代時這一帶溪埔地含鹹重,故稱本地為“鹹埔莊”,後來才改稱為“鹽埔”。

  10、高樹

  本地原名“大車路”,因為高樹路寬,可同時容納多輛牛車行走。

  地名由來有二説:

  1.舊時莊頭有一株木棉樹,樹身高大,形狀就如一個大車蓋故取名為“高樹”。

  2.漢人開墾初期,在“高”位河階處建立聚落,又因此地屬於河川網路縱橫區,水量充沛長滿高大的“樹”林,故稱“高樹”。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95)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11、萬巒

  地名由來有二説:

  1.先民初墾時,見大武山翠峰綿延如“萬”座“巒”峰,遂以此命名。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1)

  2.清代時期此地隨處可捉到鰻魚,民眾乃稱此處為萬鰻,後因“鰻”與“巒”客家語發音近似,慢慢就成為“萬巒”。

  (屏東縣萬巒鄉公所編印,屏東縣萬巒鄉簡介)

  12、內埔

  本地早年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來開墾的先民首先在森林中間開闢出一片旱田,客家話稱為「埔」,又因在森林裏,故稱為“內埔”。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00)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內埔”是指在內方之未墾埔地,本地在清康熙年間,由閩、粵籍移民墾成。

   13、竹田

  地名由來有二説:

  1.本地以前有一條街道,路旁商家囤積商品於此,所以稱為“屯物”。日治時期改為“竹田”,竹是農村,田是農田,本鄉因為是竹園多於水田的鄉村,故改名為“竹田”。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1)

  2.本地原稱為“頓物潭”,昔有池沼,是住民丟棄廢物之處,故有此稱。民國九年時,改稱為竹田,係日式地名。

  14、長治

  本地屬西拉雅平埔族居住地之一,明清及光復時期漢人大批移入,在光復之前稱為“長興莊”。“長興”可能是當初拓墾時之墾號,光復後為期盼“長治久安”,故稱“長治”。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79)

  15、新埤

  清代客家漢人在此建立人工蓄水池“埤”以利耕種,在埤的前方建立新的聚落叫做“新埤頭”,與內埔鄉之老埤南北相互對稱,日據時期去“頭”簡稱“新埤”。另一説為“新埤”取名自新築埤頭以灌溉的意思。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127)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16、枋寮

  早期此地林木茂盛,而且出産高貴的“檀木”,俗稱“枋仔樹”。清初開墾的先民砍樹木搭工寮暫住,後來漸漸形成聚落,“枋寮”就是如此命名,其意為用木板搭建工寮居住的地方。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13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17、新園

  明末福建黃上房等人渡海來此,將高屏溪旁原野開墾為田園,至清乾隆年間,多已墾成,並形成各村莊,因為建莊于新辟成之園(旱田),故稱之為“新園”。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138)

   18、崁頂

  本地地勢高亢,四週地勢低平,有河水流過,雨季常淹水,只有此處免於水患,就將此處取名“崁頂”,取其地勢高適合居住的意思。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150)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19、林邊

  早期是林木茂盛的原野,所以取名“林仔邊”。先民進入開墾,在“林”區“邊”緣建立部落,日據時期以“林邊”統一稱呼本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158)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0、南州

  本鄉位於屏東“溪洲”溪“南”岸的地帶,原名叫“溪州”,隸屬於林邊鄉,後來分出成為溪州鄉,因臺灣太多地方稱溪州,加上位於臺灣南端,故改名為“南州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11)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1、佳冬

  本地原稱六根,開拓最初周圍很多茄苳樹,所以又叫“茄苳腳”,日據時期簡化地名時,由於臺語“茄苳”與日語“佳冬”相近,故改名為“佳冬”。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20)

  另有一説:佳冬原稱為“茄苳腳”,是來自本地馬卡道族之茄藤社,因為茄藤與樹名“茄苳”近音,乃變更為慣稱的地名“茄苳腳”為本地之地名,在民國九年時,才更改為“佳冬”。

  22、琉球

  相傳清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有住打狗港(今高雄港)人李月老,來到島上開墾並從事漁業,孤島好像一個浮沈的球,面積又小,故稱“小琉球”。民國九年日人簡化為“琉球鄉”。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3、車城

  地名由來有下列説法:

  先民為了要抵禦原住民攻擊,就用載農作物的牛車圍繞成墻用以築城,於是大家就稱此地為“車城”。

  有一次先民路經此地突然遭原住民襲擊,大家就用牛車圍成一個城堡來抵抗,終於戰勝,為了紀念就稱此地為“車城”。

  原住民因為常侵襲先民,所以他們在沒有築城的北面堆積木材做城防,後來怕被燒,就改用牛車數十輛佈置在外,於是就叫此地為“車城”。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184)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4、滿州

  原名“蚊蟀埔”,是排灣族所住。因為原住民打獵收穫很多,吃不完只好丟棄在原野上,久而久之造成臭氣難聞,排灣族臭氣譯音即為“蚊蟀”。後來因字義不雅而改為“滿州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94)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5、枋山

  相傳古時枋山村附近有座山突然崩裂,乃命名為“崩山”,後來因為不雅,就用閩南語諧音“枋山”代替。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0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屏東縣枋山鄉公所編印,屏東縣枋山鄉簡介)

   26、三地

  原地名為“音斯笛摩兒”,屬於魯凱族“三地門”社的聚落,“三地門”是漢譯音,以前亦做“山豬毛社”。光復後,本地設鄉,便取名為“三地”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08)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27、霧臺

  本地原為西魯凱族“傀儡”群“霧臺”社居住地,魯凱語“霧臺”指許多小社聚整合的大社,光復後獨立為“霧臺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16)

  28.瑪家 本地原為西排灣族“瑪家雜牙雜牙”社居住地,排灣語“瑪家雜牙雜牙”指傾斜的山坡地,光復後簡稱為“瑪家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29)

  29、泰武

  本鄉位於北大武山和南大武山之間,由於臺東縣已有“大武鄉”,因此光復後,本地改名“泰武”鄉以示區別。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37)

  30、來義

  本地日據時期稱為來社,含有重義氣、倫理及情感的意思。光復後為了發音方便而改稱“來義”。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37)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31、春日

  中央山脈西側山區為排灣族大本營,本地有“喀蘇柏幹”大社,日據時期由於日語“春日”讀音為“Kasuga”,與社名相近,便簡化為“春日”。(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335)

   32、獅子

  本鄉內獅村附近有一小山丘,形狀很像獅子,人稱“獅頭山”,因為鄉公所位於此,故稱本鄉為“獅子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29)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33、牡丹

  地名由來有二説:

  1.由山地話“新保將”翻譯而來,加上本地境內盛産野牡丹,因此稱為“牡丹鄉”。

  2.先住民排灣族蘇侉侉羅雷支族“趴立拉力克”牡丹社分佈地,故簡稱“牡丹”鄉。

  (花松村,民85,臺灣鄉土全志(九)。臺北:中一,頁263)

  (屏東縣政府編,民84,屏東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責任編輯:system]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