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狂奔”了近一年的黑色系商品似乎沒有“止步”跡象。這一幕的背後是供給側改革的顯效與産業基本面的改善。而借助商品價格這支宏觀經濟的“溫度計”,也可測出宏觀經濟的冷暖。
“雙焦”缺貨 黑色系仍站風口
在“雙十一”經歷了短暫回調後,近日黑色系商品再次站上風口。其中,鐵礦1701主力合約在上周大漲22.85%之後,11月28日再度上漲4.45%至622.5元/噸,重回2014年8月的價格水準。而該合約在最近13個交易日內已創下5個漲停板的紀錄。
與此同時,11月的鋼鐵現貨市場也意外“火爆”。在環保限産、去産能任務檢查、原料價格大漲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國內鋼企紛紛調高報價。
“現在鋼廠一直補不上原料庫存,通常煉焦煤庫存在12天、焦炭在10天左右,目前的庫存都比正常水準減少了5-7天。”在近期由國泰君安期貨舉辦的黑色系期貨沙龍活動上,某大型鋼廠人士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雙焦”缺貨的情況仍在持續。一位來自上海的進出口貿易商對記者表示,最近手上拿著萬噸的焦炭訂貨單卻找不到優質的貨源。短期內,焦炭資源供不應求的格局不會改變。
黑色系商品在2016年上演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反彈行情。據文華財經監測顯示,截至11月28日,2016年焦炭、焦煤指數分別上漲232.3%和171.38%,螺紋和鐵礦石指數也分別上漲83.48%和96.57%。
“推動黑色系商品期貨上漲的因素首先來自短期供需變化。煤炭産能削減後下游鋼廠的庫存很低,存在主動補庫存的需要,導致供需矛盾出現大的拐點,缺口較大。”海通證券期貨研究主管高上如是定義這輪黑色系反彈的邏輯。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