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本市交通將通過“規”“建”“管”“限”的“四則運算”,緩解交通擁堵。5年內,綠色出行比例將達到75%,小汽車出行比例下降到25%。
“規”指前期規劃。本市將通過控制人口規模,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職住平衡等治理城市病,從源頭緩解交通擁堵。
“建”指交通建設。未來,北京市交通委將建設十大交通體系,繼續完善城市的交通基礎設施,打通京津冀三地之間的道路瓶頸,建起“軌道上的京津冀”。
“管”即城市管理。本市要挖潛既有交通設施的潛能和服務能力,優化交通秩序,提高交通服務和文明水準。
“限”意指限制,主要是通過運用法律、經濟、科技和行政的手段,進一步調節小汽車的擁有和使用,調控總量發展。
通過“規”“建”“管”“限”的“四則運算”,打造北京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市交通委將其細化為10大體系,涵蓋了300余個標準量化指標。周正宇説:“具體細節將寫入北京市緩解交通擁堵總體方案(2016年至2020年),分階段實施,計劃2020年基本建成。”
綠色交通成為未來交通發展的重頭戲。本市交通統計的概念也將由原本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調整為綠色出行比例,後者是在公交、地鐵出行量的基礎上增加了步行和騎行。到2020年,綠色出行將達到75%,小汽車出行比例要下降到25%。本市將通過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在促進公交優先和限制小汽車出行方面推出新政。
●數讀“十大交通體系”
1.區域交通體系:按京津冀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的佈局,建設高效密集的3400公里城際鐵路網。
2.公共交通體系: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1000公里,軌道交通出行分擔率佔公共交通的60%以上,公交專用道里程達1000公里,中心城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95%。
3.自行車步行體系:五環內治理完善3200公里連續成網的自行車道路系統,使自行車和步行成為中短距離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並與公共交通無縫銜接,形成綠色出行體系。
4.道路設施體系:中心城道路面積率達到7.3%,其中東城區達到17%,西城區達到18%,城市道路規劃實現率快速路達100%、主幹路達70%、次幹路和支路達100%。
5.停車設施與管理體系:到2017年底,停車秩序亂和收費亂現象基本得到遏制;到2020年底,通過引導居民停車自治、社區單位錯時停車等多種方式,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共擔、公眾參與、法制保障”的社會公共治理制度。
6.需求管理體系:嚴格控制小客車總量,提高出行成本。
7.物流運輸體系:建設總規模8萬輛“綠色貨運”和新能源城市快遞車隊。
8.智慧交通體系:營運車輛監控、道路網交通流檢測以及公共交通客流檢測等交通感知設備覆蓋率達到100%,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停車場收費電子支付比率均超過50%。
9.綠色交通體系:構建15分鐘綠色出行生活圈,推行3公里步行、5公里騎行、10公里公交的綠色出行通勤圈。
10.平安交通體系:萬車交通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記者 劉冕)
[責任編輯: 郜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