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1月25日電(遠達)《日本經濟新聞》11月24日報道稱,在中國經濟減速的背景下,各家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新的消費潮流。中國的消費市場也在尋求改變,摸索穩定增長的“新常態”,“男性、體驗、切身利益”成為這一新模式的關鍵詞。
在中國女性的時尚需求已進入平穩成熟階段,男性的時尚需求正在蠢蠢欲動。日本百貨店三越伊勢丹男性專區的時裝品牌“initial”在10月中旬的1周時間內銷售額就達到了十幾萬元。家電零售連鎖企業國美對1月~6月男性的網購商品進行的調查顯示,服裝、鞋靴和帽子與數位電器一樣排名靠前。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全國各地的百貨商場和購物中心像雨後春筍一樣迅速出現。但各家商場的進駐品牌和商品等內在情況相似,消費者對此已不再感到新鮮。此外,由於網上購物越來越方便,經常有商場關門大吉。在這種情況下,萬達等開始積極發展主打體驗的商業設施。日本消費者經歷過從“提袋型消費”到“體驗型消費”,中國也正在出現相同的現象。
由於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反腐運動的開展,很多中國人開始注意健康,在酒席上控制酒量。華潤雪花啤酒和青島啤酒等大型啤酒企業也在大力開發不含酒精的“啤酒”飲料。據《北京青年報》報道,過去一些中國人抱有不會喝酒很丟人的想法,無酒精飲料幾乎賣不動,然而最近在北京等大城市,這種飲料開始受到追捧,報道稱這將成為新的消費潮流。
高檔手錶和豪車等“讓人顯得氣派”的虛榮型消費在中國曾經紅極一時,但符合身體健康等切身利益的消費潮流正在中國悄然興起。在經濟減速的背景下,個人消費的表現卻相對穩定。原因在於中國人收入增加,産生了大批擁有一定購買能力的中産階層。
但毫無新意的商品和雷同的商場已無法滿足中國的消費者,而中國企業的應對措施也沒有及時跟上,這也成為中國遊客在海外“爆買”的一個原因。為了促進個人消費穩定增長,中國企業能做的事還有很多。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