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近日在出席某商業論壇時自曝海爾裁員計劃,稱去年初海爾員工數量是8.6萬人,年底減少至7萬人,裁員1.6萬人,比例為18%,今年預計再裁掉1萬人。有分析稱,海爾裁員數量之大另有隱情。也有分析認為,並非海爾企業主動行為,很大程度上是人員對海爾變革的不認同,自動流失的結果。
對於海爾“大裁員”之説,記者未從海爾官方得到進一步的確認。有消息稱,張瑞敏所説的裁員,是指一部分員工由“在冊員工”轉為“線上員工”。
每個人都必須創造用戶
“不觸網就死亡,人人創客,沒有單就散出企業”。昨日,一位海爾內部員工對新京報記者説,“這些都是公司對我們的要求,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創造用戶,哪怕不是市場一線的銷售人員,坐辦公室的人也要跟用戶交互,沒有交互的話就沒有‘單’,沒有‘單’的話就要被散出企業”。
對於此次裁員的原因,海爾的邏輯是企業組織發生變化,由過去串聯式變為並聯式,人員相應減少。
日前,張瑞敏在內部談話時説,“我們現在做的就是叫每個人都承接網際網路時代的單,就是‘人單合一’。網際網路時代,如果你能找到這個單,你的酬和這個單連起來,比你原來的酬可能要高。但你要是找不到,你就只能解約離開”。
“這個月至少要解約幾百個,而且大部分是過去所謂的那些中層管理人員。這麼一弄,第一個起到的作用就是驅動起來了,大家都往網際網路這邊轉。第二是他要想辦法把自己的用戶做起來。”張瑞敏説。
分析稱或是人員自動流失
據了解,本次海爾裁員主要面向的是中間層,還有部分人員是因為一些業務變成智慧化了就不需要了。
張瑞敏對企業中間層的評價是“一群烤熟的鵝,他們沒有什麼神經,也不會把市場的情況反映進來。所以去年我們去掉16000人,變成70000人,去掉了18%。”
對於海爾要裁掉中間層的做法,業界有質疑。家電專家劉步塵説,通常,純正製造型企業,産業工人佔75%—80%左右,海爾一個八萬人的製造公司,中層管理人員加在一起也不會超過一萬人,張瑞敏所説已經裁掉的1.6萬人和即將裁掉的1萬人,大部分可能還是産業工人。“2013年、2014年連續裁員,並非企業主動行為,很大程度上是人員自動流失的結果,原因就是不少員工包括中層管理人員看不懂老闆在幹什麼,看不清企業的未來,員工個人利益也受到不小的影響。”
海爾集團早在幾年前就醞釀管理變革,張瑞敏先後推出包括“人單合一”、“倒三角”、“零庫存”、“自主經營體”、“小微企業”、“利益共同體”等多個管理概念,2012年底,海爾正式提出網路化戰略。
據海爾內部人士透露,下一步海爾將全力推動成立2000家小微公司。
節約人力成本?
目前家電行業進入下行週期。儘管海爾並未表態説裁員是為了降低成本,但裁掉這麼多員工,將明顯節約企業的人力成本。
記者查閱海爾集團在A股的上市公司青島海爾近幾年的年報,相比2012年,2013年底青島海爾員工數減少了2215人。以2013年青島海爾平均員工薪酬11.5萬元計算,人力成本減少了2.5億。
海爾集團曾是中國家電行業第一個邁入“千億俱樂部”的成員,2004年以1016億元的銷售額成為家電行業老大,當時美的、格力營收僅200億元左右,2012年,海爾集團營收被美的和格力反超。
三大白電巨頭格力、美的、海爾一季報顯示,格力電器營收同比增長11.62%,達246.67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68.86%,達22.54億元。美的營收同比增長21.5%,達383.51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48.53%,達25.39億元。青島海爾營收增長8.97%,達223.92億元,凈利潤增長20.28%,達8.67億元。海爾營收和凈利增幅都遠低於格力、美的。
(新京報記者 李媛)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