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今年的一季度,對於各大奢侈品牌來説,都是一個考驗。在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市場——中國,它們都遇到了麻煩,從已經發佈的一季度財報數據來看,很多品牌都只有個位數的增長,與以往迅猛擴張的風光相比已是大相徑庭。
根據財富品質發佈的《2012年中國奢侈品報告》,珠寶品牌卡地亞在中國的店面數量高達224家,位居第一,遙遙領先第二名BOSS的142家。但是在過去的一年間,這個品牌的門店數量其實已經減少了10家,而且産品品質和服務水準也飽受詬病,中國消費者對它的投訴日漸增多。
卡地亞是法國的鐘錶及珠寶製造商,創辦于1847年,現為是瑞士歷峰集團的子公司。由於這個品牌是歐洲各國王室的御用珠寶商,因此被譽為“珠寶商的皇帝,帝皇的珠寶商”。在中國消費者眼中,卡地亞三個字就是高端的代表。
消費者:卡地亞特別高端,因為它價位特別貴,有自己非常獨特的設計。比如我買的“LOVELOVE手環”,別的品牌沒有。國外就比國內便宜,別的沒什麼不一樣。
有數據顯示,卡地亞在中國投放的廣告位居各大奢侈品第一位,但是,大量的廣告和眾多的門店,反而導致品牌價值的下降,因為這與奢侈品本身的稀缺屬性相違背。有消費者覺得,這個品牌不能弄到滿大街都是的地步。
消費者:如果都像銀泰、星光什麼的,我覺得很正常無所謂,要是開的滿大街都是,就有點掉價的感覺了。
對外經貿大學 財富品質研究院 院長周婷對經濟之聲記者説,這幾年卡地亞在中國很不錯,但是它已經嗅到了危機的味道。
周婷:整體來講,卡地亞在中國的珠寶領域做的是非常成功的。從市場的行銷、消費者認知和市場佔有率上來講,卡地亞是在中國行銷最成功的珠寶品牌之一。但是,它在中國因為門店數量相對於其他品牌來講是最多的,發展非常迅速,網路鋪設較其他珠寶品牌廣。它既享受了市場銷售回饋的結果,同時品牌價值在隨著門店的擴張和消費者認知的擴大而下降。當品牌的門店數達到3位數的時候,對品牌來講是一個危險信號,它的品牌價值在一定程度上並不是成正比的發展而是反向發展,就會對它未來的發展産生影響。卡地亞現在縮減門店不是行銷出現了重大的問題,而是為了提升品牌的美譽度,為了在中國市場地位的長久發展,讓消費者對它認知的進一步提升,對中國消費者服務需要升級,所以要關店,再做現有店面的升級改造。
周婷認為,中國的消費者完全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就拋棄某個奢侈品牌,這就是他們的危機所在。
周婷:奢侈品牌從來沒遭遇過中國這樣的市場。當中國市場容量這麼大,銷售業績節節上升的時候,很多品牌來到中國以後把持不住了,被市場容量衝昏了頭腦,一味地在中國擴張性發展。一方面確實獲得了市場回報,但另一方面在中國迅速地大眾化,也會一夜之間被消費者拋棄。卡地亞現在的市場地位跟LV非常像,非常危險,它今年業績回報應該也不是特別好。
有媒體通過實地暗訪發現,卡地亞在中國的許多門店,店員的服務態度相當冷淡。店面佈置也看不出“皇帝珠寶商”的高貴氣質,在消費者心中也只知道卡地亞一萬元左右的LOVE系列和三萬元左右的藍氣球系列腕錶,對它的頂級珠寶系列知之甚少。周婷表示,國際奢侈品品牌對中國市場的研究還很不夠
周婷:奢侈品這個行業對中國市場的研究非常少,非常有限,對中國的了解程度並不夠。這些奢侈品牌的國際總部和中國區之間存在著資訊的不對稱,導致總部在做戰略規劃的時候並不是基於對中國市場的充分了解,所以他們很多戰略在執行的過程中是有誤導。這個誤導一方面來自於國際公關公司和廣告公司給他們的戰略規劃,另一方面是來自於他們在中國的團隊造成的這種資訊不對稱的局面。
另外,消費者對卡地亞的維修服務、産品品質也是有很多投訴。安徽的許女士去年買了一款價值47萬的卡地亞腕錶,僅僅過了10個月,表鏡就脫落了。她要求退貨,但卡地亞方面只同意免費維修,不認為這是品質問題。周婷説,這都是量産惹的禍。
周婷:卡地亞在中國擴了這麼大量的門店,生産量肯定也要跟著加大,生産量一旦加大,導致在生産環境必然會暴出很多的品質問題。另外,在中國這樣的國家,利潤率非常高,所以他們為了在中國這樣的初級市場國家獲取更高額的利潤,也會在生産環節控製成本,以達到利潤最大化。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