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鎘大米”引發農業污染思考 進口大米不是出路

2013-05-28 08: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鎘大米”引發農業污染思考進口大米不是出路

  中新網 張龍雲 攝

  中新網5月28日電(財經頻道 種卿)近期,湖南大米因含鎘量超標問題再次成為全國公眾關注的焦點。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近日公佈了2013年抽檢發現的126批次鎘超標大米,其中確定由湖南廠家生産的多達68批次(多批次散裝米産地不明)。而這已經不是湖南大米第一次被檢出鎘超標,“鎘大米”危機瞬間席捲全國,各地紛紛抽檢自查。25日,湖南食安辦首度回應稱,湖南省絕大部分糧食及加工産品是安全的。

  “鎘”污染從何來

  5月23日,廣東省食安辦共收到10個地市上報大米鎘含量抽檢數據,共抽檢大米2208批次,共檢出鎘超標大米120批次。而從今年2月至今,廣東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陸續曝光部分流入市場的鎘超標大米,來源於湖南益陽、攸縣等地。

  在不合格名單中,超標最嚴重的是由清遠市清城區石角糧食管理所糧食加工廠生産的連州油粘米,接近標準值的6倍,每公斤含鎘量達1.12毫克(標準值為不超過0.2毫克)。 茂名市、潮州市全部合格。

  據悉,鎘元素是一種有光澤銀白色重金屬,鎘不是人體必需物質,對人體有百害而無一利。而稻田的鎘污染主要來自常年的灌溉用水,而水中之鎘來自鉛、鋅、金等有色金屬的開採、冶煉過程。

  鎘污染的來源在我國有多種渠道,灌溉水污染絕對算是最具威脅的一種,其殺傷範圍和力度都不可小覷。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定寰27日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專訪時就表示,鎘和大米的淵源很深,水稻很容易吸附鎘污染這樣的重金屬,可能有些地方,本身化肥用得很少,也沒有礦,但是如果上游的水污染了,下游的水稻也會引起污染。

  此外,胡定寰還指出,採礦業也是農業污染的一個重要渠道,有專家在湖南一個礦區進行了長期的健康的調查研究,他們發現農民的血液當中有一些重金屬存在。不僅如此,由於採礦釋放出的有害物質會深入空氣和水流,污染土地及農作物。

  其次,鎘也存在於一些化學肥料中,特別是磷肥當中是有比較大的含量,如果過度地使用磷肥,這個磷肥不能全部被植物吸收消化以後,很多東西就會被吸附到大米當中去。可見,鎘污染歸根到底還是源自工業製造,只有找到源頭,才能根治並採取切實的防護措施。

  進口大米不是出路

  據《北京青年報》27日報道,針對近期外地省份曝出大米鎘超標事件,北京市食品辦對大米開展重金屬風險監測。26日公佈的大米風險監測結果顯示:抽檢的102個大米樣本未發現鉛、鎘、汞、砷、鉻等五類重金屬超標現象。

  可見,鎘大米污染並沒有涉及北京地區,但不可否認的是,“鎘大米”事件引發的質疑和恐慌絕不僅限于涉事地區,如果輕視了事件的影響甚至處理不當,任何食品的安全問題都可能引發消費者的長期抵制。

  畢竟“民以食為天”,些許的懷疑就足以構成消費者不再購買的理由。據《南方日報》27日報道,記者26日走訪廣州各大糧油批發市場,發現被爆鎘超標的湖南大米、江西大米等難尋蹤影,相反生長于北方的東北大米等受到市民追捧。

  廣東省最大的糧油市場三眼橋市場的相關負責人稱,目前東北米銷量劇增,廣州不少大米批發商組團到三眼橋市場採購。同時,越南和巴基斯坦白米的進口數量大增,不少檔主反映,“進口大米的市場美譽度高很多,銷售起來有保障,最近兩個月進貨多了10多噸”。

  儘管作為農作物的大米,不可能像奶粉一樣,因為食品安全問題就完全改變了市場格局,讓進口産品充斥。但是,消費者日益挑剔的眼光,以及對産品産地、品質安全等方面要求的提高,由此轉向青睞進口大米也並非沒有可能。

  對於進口大米的問題,胡定寰抱有謹慎的態度,他對中新網財經頻道指出,因為國際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國家要保證我們90%以上的糧食自己生産,我不主張中國大量進口大米,這一點我們應該從長期的戰略考慮。(中新網財經頻道)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