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我國民營快遞行業進入爆炸發展期。隨之而來的服務、管理問題頻發,傳統三級加盟商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下的服務需求,各大快遞公司紛紛向直營轉型,卻因矛盾較多,導致部分地區消費者包裹大量停滯,轉型升級中究竟應如何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利益?
“盟轉直”致管理受阻
重慶消費者小劉日前在淘寶購買了一雙鞋,賣方第二天即通過圓通發貨,然而10天過去了,包裹一直沒有收到,而買鞋的錢已經按規定打給了賣家。
和她有類似遭遇的消費者最近實在不少。在一些消費者論壇裏,不停有抱怨部分快遞送貨不及時,導致收退貨過期、送禮延誤等經濟糾紛。一位淘寶賣家告訴記者,部分地區消費者專門給他留言“某某快遞不簽收”。
記者來到重慶圓通送貨點,看到一百多平方米的倉庫爆滿,還有業務員不斷帶回包裹。
據該送貨點負責人介紹,除包裹數量增長導致派送壓力較大外,因上海圓通總公司正在推進“加盟轉直營”的公司內部體制改革,雙方交接一定程度上導致內部管理未能跟上。
據梳理,2000年前後,我國民營快遞行業進入了迅猛發展階段,為“跑馬圈地”,各快遞公司以省為單位發展特許加盟商。這些特許加盟商再在省內以配送點為單位將經營權轉包,各層級間均為加盟關係,人財物獨立核算,每年逐層繳納加盟費,各層級間主要為業務合作,總公司對各個派送點垂直管理較弱。
2011年,國家郵政局發佈的《快遞企業等級評定管理辦法(試行)》中,“自營網點覆蓋率應不低於50%”的規定,直接觸發了“四通一達”在內的快遞企業推進直營轉型,即由母公司管理加盟商變為母公司管理全資子公司。
然而,既有利益格局已經形成,不少配送點加盟商前期投入巨大,現狀突然由老闆變成“打工仔”甚至徹底退出,部分加盟商無法接受。重慶某派送點加盟商直言不諱:“公司在全國的發展,我們加盟商是有貢獻的,當初公司就給了一個名字,地點、人力、資金全是我們自己的投入。”
重慶市郵政管理局市場建管處副處長鄧堅指出:“這不是公司或者個人的問題,其實是落後的加盟方式無法滿足現階段鉅額增長的投遞量,必須以更有效的直營方式才能適應。”
“攬收差”致管理不到位
在加盟格局下,各加盟點與物流總公司短期利益取向不同,公司管理問題日益突出,一些本應全程全網統一調配的問題,如開箱檢查、收發件調配等,卻無法實現。
據重慶圓通高新園分部前經理崔英文透露,攬派經濟效益差異過大導致派送積極性受到制約。崔英文仔細核算後透露,以標準件重量約0.1公斤/票,總部按10元/票收費為例,高新園分部的攬收經濟效益最高能達到3.705元,而派送經濟效益卻要倒貼0.6元。
因此,無論是對派送點還是對快遞員來説,攬收經濟效益都明顯優於派送經濟效益。自然,派送點的政策更傾向於攬收,快遞員個人也更喜歡攬收快件。對於開箱檢查等項目,崔英文認為,為保證收件效率和客戶滿意,快遞員無法強制執行。
行業整體轉型困難不小
轉型是為了從長遠更好地服務消費者,但消費者的短期利益應如何保障?
鄧堅指出,對於轉型期的物流企業,一定要加強對快遞員的教育,嚴格執行制度,定期進行職務培訓,員工持證上崗。
他告訴記者,交通運輸部2013年3月1日頒布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對這類行為作了明確規定:被加盟人與加盟人應當簽訂書面協議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明確用戶合法權益發生損害後的賠償責任;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發生重大服務阻斷、暫停快遞業務經營活動時,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向社會公告,消費者在遇到類似問題時,可及時向相關部門提出申訴,保障自身利益。
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曾表示,特許加盟模式為民營快遞産業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特許加盟企業難以適應快遞産業一體化、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必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落實快遞服務標準,建立浮動定價機制,儘快建立從業人員、客戶、快遞企業相關名單制度,進一步加強市場管理,加大開放力度促進資本投入快遞産業,推動快遞業加快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