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座走紅電影並非所謂“大片”
六月的最後三天,由郭敬明導演的《小時代》公映了。這部專為青少年定制的青春偶像片上映首日就收穫7200萬票房,截至昨天《小時代》票房累計達2.63億,而它的成本只有區區2000萬。
在收穫高票房的同時,《小時代》也經受了很多的非議,影片中透露出來的無處不在的拜金畫面成為它受人詬病的主要原因,“我從來沒有看到一部電影可以這樣赤裸裸地拜金。”著名影評人周黎明先生在談到《小時代》時稱,在他十多年的影評人生涯中,這樣激烈抨擊一部電影的現象“不會超出三次”。
受到壓力的不單單是像郭敬明這樣的導演,光線傳媒的老闆王長田最近心理壓力也很大,在年初《泰囧》引發收視狂潮後,幾乎所有跟光線沾邊(《光輝歲月》除外)的電影都有不菲的票房佳績,這包括《致青春》、《不二神探》等,光線傳媒的市值很快衝到了140億。在電影領域辛苦耕耘了6年的王長田似乎一夜之間找到了製作高票房電影的秘訣,但即便如此,這個一貫謹慎的老闆仍然不時失眠,“我看到一些外面對我的評論,包括娛樂之王的稱號,這些東西對我的壓力都很大,電影是有博彩性質的業務,任何一個人都不能保證你每一部影片都是成功的,一旦光線有一些片子不再那麼理想,大家會不會一下子把我打入冷宮?”
今年上半年的中國電影呈現出一種迥異於以往的特質,以往的所謂大片都紛紛折戟,現在最走紅的就是那些跟現實生活貼近的題材,其中尤以《泰囧》、《致青春》、《中國合夥人》、《小時代》等為代表,這些在好萊塢電影類型中只佔很小一部分的生活片正迎來在中國電影市場上的黃金期,即便是像《不二神探》、《分手合約》這樣口碑很一般的生活喜劇片,都能收穫將近兩億的票房。而另一方面,《富春山居圖》的再次折戟也證明,傳統的所謂動作大片還需要等待,這類電影的青春期還沒有真正到來。
“今日對於2013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是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6月16日,“認證電影票貼吧”在網站上貼出這句話,據不完全統計,至當日,全國已累計放映電影1220萬場,吸引超過2.8億人觀影,票房突破100億。這也是中國內地“首次在上半年達成了票房百億的突破,遠超之前的紀錄。”儘管如此,該貼吧還是認為,“2013年的票房百億,比起預計的要晚一些。”
據不完全統計,從1995年內地第一部票房過億的電影《真實的謊言》算起(1.03億),截止到現在,票房過億的電影達到了177部,分別是1998年1部,2000年1部,2002年1部,2004年3部,2005年1部,2006年5部,2007年8部,2008年12部,2009年16部,2010年28部,2011年38部,2012年42部(2部是重映片),2013年截至目前已有22部(截至5月27日)。
在內地公映的過10億的電影有5部,過12億4部,過13億2部。前五部分別是:《阿凡達》(13.8249億)、《泰坦尼克號》(13.07億)、《泰囧》(12.66億)、《西遊降魔篇》(12.45億)、《變形金剛3》(10.18億)。
就是在去年,很多電影人還對進口分賬大片的配額增加到每年34部而感到憂心忡忡,但是上半年,人們突然發現,以往進口大片那種吸引力突然消失了,而原來一直被忽視的國産片突然變得光彩奪目,《泰囧》、《西遊降魔篇》、《致青春》、《中國合夥人》這些國産片都以其話題性或事件性吸引著人們走進電影院觀看,即便是像《富春山居圖》這樣公認的“爛片”,也阻擋不了因為好奇而走進影院一探究竟的電影觀眾,截至目前,它的票房也收穫了3億。
在今年的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有27個項目完成簽約總額達87.31億元,過億項目達21個,中外電影合拍項目達到10個,比去年增66.67%。其中影片類項目簽約額31.08億元;影院院線、影視基地及文化地産建設類項目簽約額30億元,比去年增長53.85%;電影投融資項目、微電影項目、技術和其他類項目簽約額24.23億元。各種數據都證明,中國電影正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
一貫高調的華誼兄弟也豪言萬丈,6月12日,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在上海電視節論壇上放出豪言,非常看好中國的電影市場,華誼未來市值要到五百億,在他不當董事長的時候能達1000億。他更預測未來三年,中國的單部電影票房有望到30億元。這句話著名演員李連杰也在此前的公開場合説過。
中國3D銀幕已是全球第一市場
“整個中國銀幕數增長非常驚人,到2012年達到31118塊,中國3D銀幕佔總銀幕70%,全球銀幕應該在20%左右,中國目前3D銀幕是全球第一大市場。”在第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與科技論壇”上,《畫皮2》、《十二生肖》等中國3D影片的重要主創之一、靈動力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運營官諶鴻翔這樣説道,他在《3D電影在中國》的演講中指出, 2008年兩部3D電影全是進口影片,2009年出現第一部3D動畫片(也是他們公司做的),到2012年中國總共上映了3D電影36部,其中7部華語影片,5部真人電影,2部動畫片。“《畫皮2》、《十二生肖》、《西遊降魔篇》這些創造票房與口碑佳績的中國數字3D電影既為中國3D電影産業的高速發展開了個好局,也為中國未來3D電影的大發展積聚了強大力量。”
2012年總共有五部3D電影上映,諶鴻翔的公司就參與了三部半,其中包括《畫皮2》、《太極1》、《太極2》和半部《十二生肖》,只有一部《血滴子》是另外公司在做。
諶鴻翔説,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動畫片都佔3D題材的主流, 2010年《阿凡達》上映之後,全球很興奮,把2010年定義“世界的3D元年”,但他認為2012年才是中國3D電影元年,現在“每天會增長10塊銀幕,每週期引進片量,從去年20部增加34部,加上特種引進片應該50部以上,每週都有進口大片跟我們分這個市場。”
2012年全年3D電影一共36部,只是佔了全年上映11%,但是拿到全部票房卻有40%份額,其中華語3D電影在整個3D電影裏邊佔有28%份額,五部3D電影佔3D電影中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華語電影史上中國電影排行前十位的影片,基本六部是3D電影,其中三部産于2012年,包括《十二生肖》、《畫皮2》等。”
同時,2012年12月19日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出臺對國産高新技術格式影片創作生産進行補貼的通知,對高科技電影、3D電影、IMAX電影實施獎勵政策,光是華誼兄弟參與的電影包括《十二生肖》、《太極1》等電影,就綜合拿到政府獎勵超過3000萬,“這是中國3D電影利好的資訊”。
儘管如此,諶鴻翔對於3D行業的激烈競爭態勢仍然持謹慎態度,他在回憶公司在競標《西遊降魔篇》電影的特效製作時説,“一開始基本談得很好,美國一家3D公司跟周星馳談,本身外來和尚好唸經,我們原來覺得自己有價格優勢,但他居然報出比我們還要低的價格,後來才了解,他把影片包到韓國,韓國政府有補貼,後邊還看到更多的海外公司跟中國合作。”
除了價格競爭,國內3D製作公司還面臨品質缺乏統一標準、缺乏自主的研發能力等難題,“我們從業者大多數屬於專業人員,在社會上上了6至7個月軟體培訓後就出來工作,可能對電影本身鏡頭的運用完全不了解,導致單一員工年創作低下。”
國內電影單一營收模式的壓力,也導致價格成為競爭的先決條件。好萊塢電影面對的是全球市場,基本上能做到“三輪迴收”,中國電影目前票房是唯一的回收途徑,“像賭博行為,贏了就賺了,賠了沒有後續方法,導致國內公司無論是選擇技術還是選擇演員,都只能指望票房收入,這是很大的問題。”
國內電影諮詢公司“藝恩諮詢”此前在“第四屆電影産業頒獎禮”上公佈的幾項數據也支撐了諶鴻翔的觀點:2012年,中國電影總票房27億美元(170億元),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票房市場,而第一名美國的年度電影總票房108億美元,是中國的4倍。同時,2012年美國電影産業規模是900億美元,而中國的電影産業規模僅34億美元,前者是後者的26倍。
“沒有統一的標準,好像每個都是專家,這個是真的、這個假的,標準是什麼?沒有標準無法評判公司品質好壞,只能用價格作為最終的衡量因素,中國處於惡劣競爭環境下,其實這個産業很難生産,影院差異化嚴重,無法形成統一的觀映感受,有的燈泡開到70%、有的開到90%,這是中國目前放映的現狀。”
諶鴻翔建議,中國公司進入3D行業要現實,不要盲目追求更高的東西,“如果你的題材無法做視覺奇觀出來,建議不要做3D電影。”
上半年國産片票房排行
1、 《西遊降魔篇》 2月10日公映 票房12.3億
2、 《致青春》 4月26日公映 票房7.19億
3、 《中國合夥人》 5月17日公映 票房5.37億
4、 《北京遇上西雅圖》 3月21日公映 票房5.15億
5、 《富春山居圖》 6月9日公映 票房2.9億
6、 《一代宗師》 1月8日公映 票房2.87億
7、 《廚子戲子痞子》 3月29日公映 票房2.71億
8、 《小時代》 6月27日公映 票房2.63億(在映)
9、 《不二神探》 6月21日公映 票房2.02億(在映)
10、 《101次求婚》 2月14日公映 票房1.98億
11. 《分手合約》 4月12日公映 票房1.91億
12. 《快樂到家》 1月15日公映 票房1.53億
票房大幅攀升帶動行業良性迴圈
4月21日,在第三屆北京電影節“中外電影合作論壇”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張丕民在致辭中説,2012年中國生産影片893部,電影總票房達到了170.73億,較2011年增長了30.18%,其中國産電影票房佔到了82.73億,佔全部票房總額的48.4%。到2012年底,全國城市影院的銀幕總數達到了13118塊,主流院線基本實現了數字化放映。“這一切充分證明,通過十年的探索與努力,中國電影基本走上了良性迴圈、持續發展的健康之路,電影産業化改革也取得了階段性的重要成果。”
到了今年上半年,國産影片的票房比例大幅攀升,從2013年上半年取得的100億元票房來看,國産片總票房佔比高達62%,而在2012年,進口片份額還佔到52%。
除了《泰囧》、《十二生肖》、《西遊降魔篇》票房頻破紀錄,上半年公映的《致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圖》、《中國合夥人》等片以超過5億元的票房躋身排行榜前列,而上半年唯一過5億元的好萊塢片只有《鋼鐵俠3》。
張宏森説,儘管合拍影片佔中國電影總産量的1/10,但是在走向院線市場的電影作品當中,合拍影片佔據了數量的1/4,“所以足以看到合拍影片在中國電影中的重要位置。我們也一直用非常開放的政策,今後也會繼續用更加開放的胸懷來歡迎合拍影片、來尊重合拍影片。”
早在去年,由中國電影基金會發起、各地政府的文化産業引導基金配套及扶持的國影基金就推出合拍片計劃,國影基金合夥人許曉峰表示,國影基金主要投資于電影的製片、宣發和院線,其中約3億美元將投資于10部合拍片,每部合拍片的最高投資額約為5000萬美元。其合拍計劃包括《超能俠》和正在拍攝的《藏地密碼》等。
最近上映的夢工場的《瘋狂原始人》頗受好評,去年8月,由華人文化産業投資基金牽頭、中方公司與美國夢工廠動畫公司合資組建的“東方夢工廠”宣佈正式落戶上海,計劃2017年以後將以每年1至3部的動畫電影創作速度形成規模,達到國際一流動畫公司的運營水準。“東方夢工廠”計劃在2016年與美國夢工廠聯合拍攝出品《功夫熊貓3》。
在今年的6月16日,華誼兄弟揭曉了2014年“H計劃”片單,新作覆蓋中國內地、香港地區、臺灣地區和美國,在與美國三大電影公司新力哥倫比亞、迪士尼和福克斯緊密合作之後,“H計劃”將觸角伸向好萊塢深處,與久負盛名的獨立製片公司QED展開戰略合作,參與投資由大衛·阿耶執導的戰爭巨制《狂怒》,力邀布拉德·皮特與《變形金剛》男星希安·拉博夫加盟,影片總投資額高達7500萬美元。
“到處都有錢到處有機會”
30多年來內地和香港的合拍經驗成為典範,特別是CPIC協議之後,2005年陳可辛導演第一次到內地合拍的電影是歌舞片《如果·愛》。
他最近的作品《中國合夥人》,很快引發了廣泛的話題討論,該片目前的票房高達5億多,在回憶起自己的拍片過程時,陳可辛感慨地説:“在拍的過程裏面,我發覺自己是在跟這個土地、跟這個文化的人在交流,在過去八九年間,儘管我也沒有每天都住在北京,但是聽了很多內地人的話,你好像覺得他們的回憶已經變成是你的回憶,我反而覺得拍的《中國合夥人》是一部非常非常個人的電影。”
他對目前中國內地電影工業的發展速度趕到吃驚,“內地的電影工業從開始的時候其實都非常沒有概念,好像非常業餘的感覺,但很快我覺得每樣東西都幾乎跟好萊塢接軌了。現在很多民營企業或者中影等,都已經有一套方法去面對這個市場的發展。”
他説,一開始,他們把這一兩年中小規模投資成功的電影叫做“例外的例子”,但是“這些例外的例子”在2013這半年內已經變成不是意外,“差不多只要是拍得不錯,每一部都成功。”這一點,香港就很難做到,“因為香港還是非常導演中心制。”
他説,最近內地很多很高票房的電影越來越明顯的是非常服務觀眾的。他導演的《中國合夥人》也第一次真的找一些普通的觀眾去試映、去打分、去給意見,然後拿回來再剪,剪完再試,試完再剪。“我在好萊塢拍戲時被迫做過一次,我覺得導演要把身段放下,你才開始能夠真正的跟觀眾去溝通。”
為了拍出接地氣的電影,他還專門找了一個內地的副導演,在演員講臺詞時,“就讓他坐在我旁邊,從頭到尾,然後我很多時候會諮詢他臺詞這樣講會不會不對,因為畢竟他是內地人。”但他很快發現,自己覺得給了年輕導演們機會,但對方未必領情,“在內地我找了3個,只有一個過來,因為他們有機會拍微電影。他不一定有這個耐心來聽你們講戲、看你們去拍戲。”
“現在中國電影真正是進入一個非常好的時候,從市場的角度,天時、地利,包括觀眾關注的人和,包括導演本身,開始改變了一個拍電影的方式”,陳可辛説,自己剛拍片的年代,一百個想做導演的人中可能這輩子沒有五個做成導演,但現在“到處都在拍微電影,到處都有錢、有機會。”
民營企業抱團收購“好萊塢”
張宏森説,目前中國投資創作國産電影的國有和民營公司已經突破了1200家。
2012年是中國電影業非常活躍的一年,這一年加拿大的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把CPG 3D技術公司落戶到天津,中國的萬達集團收購了美國的VMC院線,小馬奔騰並購了美國頂級製作公司“數字王國”。
小馬奔騰公司集團副董事長鐘麗芳在聊到近幾年紛紛倒閉的好萊塢特效公司時説,這一類特效公司本身有它致命的缺陷,就是太依賴於電影,因為它是做電影特效和後期,但是絕大多數電影可能都會超支、超時,“如果超時半年、一年,這個公司的人力成本可能成倍的增長,所以這類公司的確在商務模式上是有缺陷的。”
小馬奔騰接手數字王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先改變了商業結構,原來公司業務80%的收入來自於電影的特效,在全球TOP的電影裏面有15部都被數字王國接手過,“我們接手後把它的廣告、遊戲、市場的佔比迅速提高,從原來的80比20,變成現在的50比50,這樣我們會有健康短期一點的現金流支援我們電影部分的發展。”
接手後的“數字王國”也開始自己投資拍電影,“數字王國”最強的是做人的臉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返老還童》中老年時的表情就是他們做的。“我們也組了一個非常大的基金,可能幾億美金的基金,來投更多的好萊塢電影,這樣讓基金和我們數字王國本身形成良性的迴圈。”
今年3月份,為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立下汗馬功勞的著名視覺特效公司Rhythm&Hues面臨破産,北京華獅電影娛樂公司總裁蔣燕鳴赴美談判,意圖收購,後由於各種原因,並沒有成功。對於收購意圖,蔣燕鳴表示,“這有利於帶動中國特效、動漫行業的發展,並通過對其的收購撬動好萊塢製片業的投資與合作。一方面人力成本低,另一方面亞洲的公司引進文創産業利好,政府會有稅收或者資金支援。”
此外,6月17日,國內最大的民營電影后期基地“天工異彩影視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它由國內四家知名後期製作公司——天工映畫、異彩影視、樂盛文化、異彩映畫重組而成,致力於打造全流程一站式華語電影大後期平臺。除了集合本土最優秀的人才之外,天工異彩也擁有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英國的頂尖剪輯師、視效指導、調色師等高端行業人才,億元級別的中央儲存、集群渲染、調光調色、拷貝輸出、特效工作站集群、音棚等頂級設備投入。
天工異彩團隊近幾年來完成的30多部代表作品,囊括了近54.69億元的票房。天工異彩總經理常洪松表示,希望把公司打造成華語電影的大後期基地。“解決影視製作中客戶對後期製作成本、時間和品質把控性差的難題。”
用“騷動”這個詞來形容目前的中國電影一點也不過分,不管是從電影票房的技術擴容到後期製作公司的紛紛開疆辟土,中國電影正迎來一次難得的飛速發展機會。但有人質疑華誼公司未來的1000億市值是“幻想”時,華誼兄弟的王中磊辯解道,“20年前我們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誰能想到會有今天?”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