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北汽、上汽、華晨、比亞迪等為代表的自主車企陸續推出了一款款代表品牌最新水準的高品質車型,但遺憾的是市場接受度並不高。雖然其中一些車型也會偶爾月銷過萬輛,但如果按照其真正的實力衡量,這種表現並不算亮眼。用一位自主品牌車企老總的話講,只要換一個合資品牌的車標,銷量翻番那就是分分鐘的事。
上周,北汽紳寶D50連續舉辦了多場試駕會,不少汽車媒體人和專業車手在深度體驗了該車後發現,這絕對是一款可以與同級合資車型PK的産品。事實上,北汽乘用車旗下産品均實力不俗,如貌似賓士B級車,被業界昵稱為“小E”的E系列轎車,動力、空間、配置等各方面均表現優異,上市後迅速熱銷。
按理説,擁有小E、紳寶D50等一款款品質過硬的高性價比産品,企業不應該再有任何市場方面的擔憂。但北汽的實際情況卻是這樣:為增強投資人的信心,在建店時給予高達75%的補貼;紳寶品牌針對前1萬名購車消費者,贈送6次免費保養;承諾道路救援,有問題廠家全部解決;率先出臺汽車“三包”政策……用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宇的話講,就是“你哪不放心我就做到哪”。
談到出臺如此“無底線”政策的初衷,劉宇坦言,“除此之外,我們現在沒有別的出路”。的確,消費者對自主品牌車型不認同是眼下的大環境,“對於自主品牌消費者不是沒有認知,相反是有很清晰的認知,認為自主品牌就是不好”。很無奈的一句話,但卻道出了諸多自主品牌車企的心聲。
相關調查顯示,對自主品牌車型給出差評的消費者中,有超過半數的人從來沒有駕乘經歷,“聽朋友説”、“感覺不行”等説法是最常見的。可見,“自主品牌就是不行”的思想在很多消費者腦中已經根深蒂固。想要扭轉這種慣性思維,自主品牌要面對一場前期必然是付出大於收穫的長期戰鬥。眼下自主品牌車企也的確在這樣做,如北汽之所以下決心從瑞典花2億美元買技術,就是要讓消費者明白其平臺的可靠性。不過,我們更想呼籲消費者給自主品牌一個機會,駕乘過再下定論也不遲。(王萬利)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