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對岸的臺灣在茶葉種植方面有許多好經驗,福建省該如何借鑒?近日,省政協委員任義文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閩臺茶產業合作的建議》。
任義文指出,臺灣茶產業以烏龍茶為代表,正借助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完善的品牌推廣技術,實現茶產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並由臺灣向外擴張。他建議搭建閩臺茶產業合作的平臺,閩臺攜手提高茶葉質量和產量,打造名優茶。“臺灣在茶葉種植、加工機械、包裝設計、營銷模式等方面水平較高,福建茶企應加大引進臺灣茶葉種植、加工技術的力度;樹立品牌意識,學習臺灣茶企打造茶葉品牌的豐富經驗;利用各種媒體和明星代言人為名優茶做宣傳,同時建立大型電子商務網站或短信平臺等,多方面宣傳閩臺名優茶;樹立綠色經營理念,提高茶產品衛生安全質量,打造放心品牌。”
任義文還提出,應建設閩臺茶文化產業集群,根據閩臺區域特點,建立安溪、福州、武夷山、福鼎等地區的茶文化產業集群,給予優惠政策扶持,使之成長為優勢產業。同時要加速實用型人才培養,建立茶文化產業人才交流機制,將文化產業科技開發園區作為實驗區,成立人才流動中心,賦予其特殊的政策優惠,以推動閩臺茶文化產業人才的合理流動。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