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遭遇策略性配置分歧 46隻基金減持農行3.2億股
見習記者葉麥穗廣州報道
半年報披露進入衝刺階段,機構持倉路線也越來越清晰。作為市場的“定海神針”,“國家隊”的一舉一動備受市場關注。根據 同花順 數據統計,截至8月23日,證金、匯金等“國家隊大咖”持有588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市場一直擔心的“國家隊”減持問題,並沒有出現。二季度“國家隊”雖然進行了調倉換股,但整體增持了19.96億股,其中低波動、高分紅的金融股最受“國家隊”的厚愛。不過與國家隊扎堆金融股相反,公募基金卻不斷減持金融股,二季度有46隻基金減持了 農業銀行 ,減持數量達到3.2億股。
國家隊重點增持大金融
從持倉明細來看,“國家隊”對金融股最為“厚愛”,持倉金額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6家來自金融板塊。
最新的數據顯示,“國家隊”目前持股數量最多的公司為去年剛剛完成合併的 中國中車 ,持倉數量為23.2億股,涉及金額為213.3億元。其次是中國聯通,持股數量為21.1億股。 中國平安 排在第三位,“國家隊”目前持股14億股,雖然持有的數量不算最多,但是佔用的資金卻是最大,涉及金額高達449.5億元,超過第一名中國中車的2倍。目前“國家隊”持股比例佔中國平安流通盤的12.95%:其中證金公司持有7.4億股,匯金持有4.8億股,國家隊的兩隻基金——博時中證金融資産管理計劃和招商豐慶靈活配置基金各持有1.7億股和1051.3萬股。
不過從持有的比例來看, 良信電器 是“國家隊”眼中的“香餑餑”,目前證金、匯金和國家隊基金合計持有該公司的股數為2636.6萬股,累積資金為7.18億元。雖然從數量和金額來看都不算突出,但持股比例則相當驚人,“國家隊”持股比例佔其流通盤的比例為36.7%。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國家隊”的收益不俗,良信電器二季度股價上漲12.98%。
上半年“國家隊”也對一些表現不佳的個股進行了調整,如易方達惠瑞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大幅減倉了 晶方科技 。二季度末該基金持有晶方科技83.1萬股,相比一季度末的226.3萬股,大幅下降了63.3%。
華夏中證金融資産管理計劃和廣發中證金融資産管理計劃則大比例減持了 哈投股份 ,減持幅度分別是52.3%和43.4%。
此外證金和匯金在二季度分別清倉14家、7家上市公司股票,清倉市值合計達14.86億元。
雖然進行了調倉換股,但總體來看,目前證金等“國家隊”持股相對穩定,並沒有出現市場所擔心的出走現象。截至目前,相比一季度末,二季度以來“國家隊”還增持了19.96億股。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曾在‘兩會’期間明確表示,在未來的較長時間內,談中證金的退出為時尚早。今年4月以來,市場震蕩整理,穩定市場的最好選擇無疑是銀行這類權重股。證金公司去年用於股市的資金來自銀行同業拆借,其本身有4.3%至4.6%不等的資金利息。而銀行股近年來一直維持較高的股息率。數據顯示,國有五大行最新的股息率均超過4.5%, 工商銀行 和農業銀行更是超過5%。這意味著,銀行股的高股息收益,一定程度上可以覆蓋掉‘國家隊’的資金使用成本。這或許也是證金加大銀行股配置的原因之一。未來一段時間‘國家隊’的調倉還會持續,主線或是‘大金融+品牌消費+週期股’。”北京晟豐資管總經理劉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農行成基金重點減持對象
與“國家隊”的策略相反,公募基金在上半年大肆減持了金融股。同花順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募基金減持的前二十名公司中,有八隻都是金融股。有46隻基金減持了農業銀行,減持數量達到3.2億股。排在第二、三位的是 民生銀行 和 興業證券 ,分別有100隻基金和2隻基金減持,減持股數是2.27億股和1.6億股。
不過雖然減持量巨大,但是從整體的持倉量來看,金融股依然保持著優勢地位。目前基金持倉前十名的公司分別是農業銀行、 交通銀行 、民生銀行、 興業銀行 、 中國重工 、工商銀行、 招商銀行 、 伊利股份 、 中信證券 和 海通證券 ,基金持股數量均在4億股之上。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於幾次大調整,投資者目前的心態普遍謹慎,現在A股存量博弈的特徵依舊明顯,但基金有排名要求,金融股彈性普遍不足,因此基金在二季度選擇減持。
華南另外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年輕基金經理也坦言:“不喜歡投資金融股,雖然估值確實很低,但是成長性不夠,彈性不足。與之形成對比的成長股雖然短期的波動大,但是只要成長性足夠,長期來看,多數都能跑贏低估值的藍籌股。”
從增倉的幅度來看, 勝利精密 成為二季度的寵兒。二季度公募基金大力增持勝利精密1.49億股,新進成為18隻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相比一季度末的3832.2萬股,增倉幅度達到3.89倍。
此外 康得新 、南方航空、 海王生物 、 西山煤電 、 爾康制藥 等大消費類個股也成為基金二季度圍獵的對象。
景順長城基金研究部總監劉彥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經濟正處於轉型期,新經濟會取代舊經濟重上一個臺階,要對A股市場保持樂觀同時冷靜而充滿耐心。大消費依然是未來重點研究考量的領域。伴隨著文化、體育、教育、娛樂等新興消費領域的快速成長,傳統消費也將在向更健康、更安全、更個性化的轉型升級中,通過差異化競爭在部分細分領域中脫穎而出,此外,部分低估值、具有強大現金流的消費品龍頭公司同樣存在價值重估的可能。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