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首鋼搬遷至河北曹妃甸,行政力量的干預、決策過程的遲緩,再加上踩空了經濟週期,首鋼付出了慘痛的教訓。
2005年,首鋼搬離北京,主要因為首鋼空氣污染太嚴重,必須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讓路。
首鋼搬離到河北唐山曹妃甸後,在當地成立了京唐公司,成為首鋼旗下的重要分公司。京唐公司成立之後竟成為首鋼連續4年的虧損大戶。這樣的病灶不僅僅是水土不服,還有因搬遷帶來的各種後遺症。
首鋼搬離北京之初,不僅內部意見反覆不一,北京市政府也是猶豫不決。“首鋼污染大,貢獻也大。作為北京最大的工業項目,首鋼貢獻的稅收、就業,不得不讓北京市思慮再三。”中鋼協一負責人曾這樣認為。
就是這樣的磨蹭,使得首鋼搬遷失去了最佳的機遇期。動遷時的首鋼,正好是鋼鐵市場大紅大紫的時候。到廠房落地建成,鋼鐵市場竟是一片慘澹,經營十分艱難。
更為嚴重的是,首鋼搬遷到河北曹妃甸,重新建設的資金更是超出預算。京唐公司投資預算為670億元,實際使用資金超過730億元,其中大部分是貸款,每年僅利息就超過30億元。
而且,首鋼的員工安置也是一個問題。首鋼不少員工戶口與家庭在北京,而工作在曹妃甸,員工兩地不停地來回跑,也帶來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首鋼搬遷到河北曹妃甸的時候,很多員工都不願前往,使得首鋼新廠在開工之初很長一段時間都缺乏熟練的技術工人,由於使用了新的設備,産品的良品率短期內難以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首鋼業務的發展。
一次搬遷,讓一家曾經的鋼鐵龍頭企業元氣大傷,現在京唐公司雖然做了各方面的提升和改進,但盈利還是不容樂觀。行業人士認為,首鋼搬遷至河北對其業務發展的負面影響至今沒有完全消散。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