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五一來京遊客與去年持平 城市公園接待量減少

2014-05-04 09:14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昨天雖然大風降溫,故宮依舊是人頭攢動,約十萬遊客在工作人員的疏導下,秩序井然。本報特約攝影 龐錚錚

  本報記者 陳博 孫宏陽

  市假日辦昨日發佈數據,3天小長假期間,本市150家主要景區(點)3天共接待旅遊者550.6萬人次,和去年持平。市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共迎客177萬人次。不過,大風和雷陣雨直接影響了公園遊船等活動,城市公園類型景點接待量同比減少16.7%。而室內涉水景區等現代娛樂類景區(也在150家主要景區之列)遊客量卻通過團購促銷等形式同比增長超過30%。

  城市公園接待量減少

  “五一”期間,市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共迎客177萬人次,接待遊客量前三名的分別為天壇公園、北京動物園和頤和園。

  據市公園管理中心統計,截至昨天15時,共有58萬遊客在小長假最後一天踏青遊園。節日期間,頤和園、天壇等皇家園林及緊鄰中軸線的北海公園、景山公園,仍是外賓、外埠遊客遊覽時的“必選”。頤和園西門三十畝綠地、植物園櫻桃溝、動物園獅虎山、陶然亭月季園等改造升級的新景點成為市民家庭的遊園熱點。

  假日第二天、第三天,京城颳起大風,為了保障遊客安全,北海、玉淵潭、頤和園等6家水面公園及時啟動了湖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遊船全部上岸“待崗”,待風力緩和後再“出發”。昨天中午11時,提前收到氣象臺大風預警的玉淵潭公園暫停遊船售票,緊急派出5輛救護快艇,陸續將湖面上的小船牽引回碼頭。半小時內,100多艘小遊船上的遊客全部安全上岸。

  節日期間,市屬11家公園提供各類答疑、非緊急救助幫扶10.7萬件,每天有近1萬名市屬公園職工在門區、碼頭、重點景區等一線崗位服務疏導。市公園管理中心介紹,“五一”節後,香山山花節、景山牡丹花卉藝術節、中山公園鬱金香花展等遊園活動還將持續半個月,市民將欣賞到初夏的花卉景致。

  市假日辦統計顯示,小長假期間,本市居民休閒娛樂活動活躍。可是由於大風和雷陣雨天氣,有遊船項目公園的遊人量都受到一定影響,城市公園類型景點接待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6.7%。不過,室內涉水景區很是紅火,溫都水城、龍脈溫泉療養院、南宮水世界等溫泉類型的景區通過開展團購促銷等活動,人氣大幅增加,接待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30%。全市博物館類型的室內休閒産品接待量也同比增長18.3%,接待參觀者數量達到15.8萬人。

  京郊遊成市民小長假首選

  考慮到假期城裏景點人滿為患,在一家醫療儀器公司供職的王端和家人打算去郊區享兩天清凈。5月1日,一家人開車2個小時前往司馬臺長城腳下的古北水鎮,在景區裏看表演遊山水賞夜景,第二天上午爬長城,吃過傳統農家宴後開車回城區整理照片。

  古北水鎮工作人員余瑤介紹,小長假期間,密雲古北水鎮景區投入試運營。景區裏有600多間客房,三天基本都是滿的,大多是自駕遊客人。

  市假日辦統計,古北水鎮景區三天共接待遊客5.9萬人次,預計實現收入1183.19萬元,佔密雲全縣景區收入的82%。帶動全縣景區收入的大幅增長,全縣旅遊整體收入增長了5.6倍,旅遊人數同比增長57.5%。

  風光秀美、蔬菜綠色、民風淳樸——京郊遊、鄉村遊已成為京城市民短期假期首選。據統計,小長假期間,本市鄉村民俗戶共接待遊客總人數達185.7萬人次,同比增長10.4%,旅遊收入達1.8億元,同比增長8.9%。

  大力查處景區周邊違法行為

  5月1日,頤和園接待遊客數量為6.5萬人,同比增長12.4%。隨後兩天,人流量也基本保持這一水準。景區熱門,自然成了黃牛盯上的目標。

  頤和園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旅遊旺季的來臨,頤和園門區外黃牛倒票的現象開始升溫。為保障遊客的合法權益,頤和園和公安部門密切配合,持續打擊擾亂公園遊覽秩序的違法行為,同時強化門區的入園管理。公園呼籲遊客自覺抵制黃牛倒票行為,從正規渠道購票入園,發現景區各類違法擾序現象,可以隨時向公園保衛部門提供線索(聯繫電話:62865559)。

  市假日辦介紹,假日期間,本市加強了對重點景區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五一期間,全市城管執法機關共查處各類違法行為2910起,查處力度同比增加229.6%,沒收小廣告33716張,罰款16988元。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