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張正富 李鯤 高潔)“那時候,國企改革太難了,首先是理念上突破不了,也沒有政策,不敢改。突破政策框架需要勇氣、需要膽量。”全國人大代表、天士力集團董事長閆希軍在駐地酒店向記者講述著15年前他和他的公司在上一輪國企改革中的艱難經歷。
閆希軍將那時的改革形容為“踩雷”。在他的堅持和“遊説”下,這家原來由部隊管理的藥廠最終成為當時中國第一批由國企改為混合所有制的企業。重獲生機的天士力年營業收入從當時的1億多增長到現在的240多億。
提起那段往事,軍人出身的閆希軍説起話來像講述一場戰鬥一樣鏗鏘有力。在他眼中,另一場可能更加激烈的戰鬥即將打響。
中國決策層正在謀劃新一輪的國企改革,志在讓那些活力不足、靠政策吃飯的國有企業煥發生機。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也成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總基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優化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並制定非國有資本參與中央企業投資項目的辦法,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領域,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
然而,此輪改革不會一帆風順。兩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身為國企老總的人大代表説,本輪改革甚至會更困難,關鍵是企業內部缺少改革的動力。
閆希軍説:“國有企業多年來佔用了各種優勢資源,聚集了多種優質生産要素,主要靠國家劃撥。新一輪改革的實質就是除去國有企業這种先天優勢,讓企業回歸它的經營屬性,無論國有、民營,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起決定性作用。”
一位來自東部某省份大型國有能源企業的老總對記者説,已經開啟的這一輪國企改革難就難在國有企業極不情願放棄已經擁有的壟斷資源,而且也對被切斷壟斷資源和要素之後能否很好的生存心裏沒底。
另一位同樣來自東部某省份大型化工類企業的老總則表示,這一輪國企改革如果能完成,中國經濟將迎來第二個春天。但是,改革缺乏動力,因為國企的日子是“溫水煮青蛙”,至少現在過得很舒服,改起來有難度。
但是,一個市場不能有兩種待遇,否則對民營企業不公平,也不利於國企真正做強。因此,中央對改革有很大的決心和勇氣。雖然心存忌憚,上述兩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國企老總還是對國企改革的“大方向”充滿期待。
他們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革是大勢所趨,國有企業以前擁有的壟斷優勢會被大大削弱,與其等著暴風驟雨來襲,不如早點動手,未雨綢繆。
雖然國企改革的具體方案尚未出臺,一些國企已經著手應對改革。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對記者説:“政府主管部門在緊張醞釀,我們期待細則儘快確定公佈,這樣我們才能開展具體工作。”
徐和誼透露,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北汽集團自己也在摸索,制定了一些初步想法,但急需細則指導才能與中央精神吻合。
事實上,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序幕兩會前夕已經拉開。2月20日,中國石化宣佈將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試水”混合所有制經營。知名地方國企珠海格力、上海光明等,此後也陸續公佈了改革方案。
一週後,中國改革開放先行地廣東召開省屬企業與民營企業“對接會”,計劃吸引民間資本1000多億元,規定除承擔國家政策性職能、特許專營等極少數國有企業外,其他國有企業均可實施資本混合,國有資本持股比例不設下限。
廣東省國資委不僅為“對接”制定了詳細的操作指引,還列出了時間表:到2015年全面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造,2020年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比重超過80%,二級及以下競爭性國有企業基本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
當地民營企業用“超出預期”來評價廣東國企改革的動作之快及內容之實。閆希軍説,希望其他地方的民營企業也不要等太久。(參與采寫記者:張舵 倪元錦 婁辰 周凱)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