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北京警方獲悉,在全國公安機關集中打擊網絡有組織制造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北京警方破獲了北京口碑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等6個公關公司勾結部分中介和網站工作人員(包括一些主流網站),從事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的非法經營犯罪網絡,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數十名,涉案金額達1000余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最高法、最高檢關于辦理網絡案件新司法解釋出臺後,目前警方破獲的國內最大的網絡公關公司涉嫌非法經營犯罪案件。
總裁親率三個部門負責
成立于2007年的口碑公司是網絡公關行業內較為知名的企業,主要服務內容包括輿情監測、正面品牌維護、網絡品牌推廣等,公司的近50個簽約服務對象多為知名的大型企業、上市企業,每年營業額達7000多萬元。從公司成立至今,有償網絡刪帖一直是口碑公司重要的業務之一,由公司總裁等親自率領三個部門負責。
據口碑公司總裁楊某,法人代表、董事長李某交代,公司監測部每天監測互聯網上信息,發現客戶的負面信息時,通過客戶部報告給客戶,雙方協商是否需要刪除。公司根據所刪帖的網站不同、難度大小等因素確定價格,一般在幾百到兩三千元之間。
公關部總監楊某某交代,對于付月費或年費的大客戶,在繳納給口碑公司的“網絡輿情服務費”中就包括了“負面信息刪除”費用。對一些慕名而來的客戶,則是臨時商議價格。
中介背後的網站人員
口碑公司公關部工作人員李某的工作只有兩項:為客戶在網上發文和刪文。公司給每人一個內有各類網站資源聯絡表的QQ號。“接到刪除負面信息的工作單,先是直接聯係網站,與網站編輯溝通。”李某交代,雙方談好價格後,網站編輯就會進行刪除操作,並提供一個銀行卡號或支付寶賬號,確認刪帖後,由口碑公司的財務人員將錢打給對方。
當遇到不熟悉的網站或找不到編輯時,“只要在QQ上的公關群里‘喊’一聲,馬上就會有中介冒出來接這個活。”李某說。
“米勒”就是李某找到的一名中介。他的真名叫郅某,是口碑公司固定聯係的諸多中介之一。“米勒”稱,他第一次通過朋友刪除網上的帖子後,發現自己的賬戶里收到了300元錢,從而發現一條發財的道路。
“我的價值就體現在認識多少網站編輯人員。如果沒有口碑這樣的公關公司,沒有網站那些人,我們中介也掙不到這份錢。”“米勒”稱,去年底以來,口碑公司每月通過其聯係刪帖業務數十次,每次200至1000元不等。
對東方網網絡工程師趙某來說,刪帖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除了按公司規定正常刪帖外,幫“米勒”這樣的朋友刪帖,只是順手掙點“零花錢”。趙某與“米勒”合作了兩年多的時間,以刪帖每條200元的價格共獲利3萬多元。
據警方調查,僅今年1月至9月,口碑公司公關部用于支付公關中介費用和刪帖的費用就達47萬余元。在這個犯罪網絡中,國內幾十家知名網站(包括一些主流網站)的工作人員成為網絡非法刪帖利益鏈條的關鍵環節。
記者從北京警方了解到,目前涉案人員分別因涉嫌非法經營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刑事拘留,其中1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新華社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