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方便面行業陷塑化劑危機 企業巨頭集體挾持行規

2013-12-06 14:14 來源:金陵晚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方便面“涉毒”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方便面產銷第一大國,年產量近500億包,約佔世界產量的50%左右。平均每天有1億多包方便面被打開,每秒鐘有1300人在吃方便面。

  在巨大的數字背後,我們不得不追問,方便面中是否真的含有塑化劑,塑化劑從何而來,方便面到底健不健康?

  方便面包裝暗藏塑化劑

  關于方便面中含有塑化劑的質疑由來已久,但是作為食品的方便面中為何會含有塑化劑,則始終成疑。食品安全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告訴記者,面餅里發現的塑化劑成分,可能跟外包裝的塑料袋或紙質桶有關。

  董金獅表示,塑化劑是一種常見的軟化劑,如聚乙烯塑料加入塑化劑就會變軟,其中愈軟的塑膠成品所需添加的塑化劑愈多。一般常使用的保鮮膜,一種是無添加劑的PE(聚乙烯)材料,但其黏性較差;另一種廣被使用的是PVC(聚氯乙烯)保鮮膜,有大量的塑化劑,以讓PVC材質變得柔軟且增加黏度,可以適用于生鮮食品的包裝。

  但是塑化劑不溶于水溶于油,因此與油脂類食品或容器接觸時,只要一接觸就會滲出,另外塑化劑的溢出還與接觸的時間及溫度有關。

  聚苯乙烯,在臺灣被稱為保麗龍,也就是大陸稱為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材質。

  雖然早就意識到保麗龍的危害巨大,但是由于成本關係,直到2003年統一企業才將保麗龍桶改為紙桶包材。此後十年間各品牌桶杯裝方便面基本上都採用紙桶加膜的紙塑材料作為包裝。

  盡管紙塑材質的包裝在很多方面都優于保麗龍,但是塑化劑始終是懸在方便面企業頭上的那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但是當記者致電方便面企業時,得到的回復都是:我們的包裝符合國家標準。

  既然明知塑化劑的危害,而紙塑的方便面桶也不利于回收和環保,為什麼方便面巨頭們都不願意作出改變呢?

  一位不願具名的統一集團前高管告訴記者,目前每個月統一需要的方便面桶高達6.8億個,每個成本大概是0.3元人民幣左右,如果換成更安全的產品,即使每個面桶增加一毛錢的成本,一個月就要增加0.68億元的費用,一年下來就要增加8.16億元人民幣的成本。

  “另一方面,除了成本的問題,這里面還有巨大的利益鏈條,比如方便面企業都壓著包裝廠商的錢,因此更改包裝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前述人士表示。

  桶裝包材亟待升級

  在第八屆世界方便面峰會上,世界方便面協會會長安藤宏基稱,2011年全球售出方便面982億包,中國大陸產量為483.8億包,佔到世界銷量的一半以上。

  工業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王黎明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面生產國與消費國,平均每天有1億多包方便面被打開,每秒鐘有1300人在吃方便面。

  在巨大的數字背後,方便面食品問題頻出。“高熱量、高脂肪、高防腐劑”的三高問題也始終伴隨著方便面的發展,如今方便面的包裝又出現問題,以方便快捷著稱的方便面行業將何去何從?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包裝技術專家楊偉民告訴記者,可以嘗試用PP材料代替現在的紙塑材料。PP片材熱成型的食品包裝容器除了無毒無味之外,其耐熱性高達130℃(而發泡PS僅為80℃),而且耐沸水,高溫穩定性好,常見的酸、鹼有機溶劑對它幾乎不起作用。時代周報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