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5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農村老人照顧更老的老人 儘管還有兩年就70歲了,張國勝(音)平時還要照顧一名81歲的村民,從洗衣服、送飯,到陪老人聊天,這已成為他的日常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需要同樣的照顧為止。
“住在這裡比一個人住家裏好,我們互相照顧,也有共同語言,”張國勝説,“我們在一起很快樂。”
民政部預測,到2030年,每4名中國人中就有一人超過60歲。世界銀行北京辦事處專家王德文(音)表示,超過95%的中國農村老人還依靠傳統的“兒孫養老”方式,但是隨著年輕人甚至中年人到大城市打工,家人漸漸靠不住了,老年人只能互相幫助。
也有人對這種養老模式發出質疑之聲——“上了歲數的人身體自然不那麼硬朗,讓一個60多歲的人照顧90多歲的人,他們能行嗎?他們自己是否足夠強壯、是否接受過照顧患病老人的訓練呢?”美國養老服務提供商“國際家庭”的經理布凱里這樣認為。
面對布凱里的疑問,“互助養老”發起人蔡青陽解釋説:“患有重病的老年人需要更無微不至的照顧,這裡的養老方式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是眼下這是老人們養老唯一可行的方法。政府和鄉鎮顯然無法負擔每一名老人的養老需求。”
2008年,蔡青陽將幾間閒置的磚房改建成“老人互助幸福院”,當時25位老人搬進11個房間,他們互相作伴、一起吃飯、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和家務。蔡青陽的創新養老模式得到政府的肯定,眼下已有超過12個省的農村效倣這種模式。(作者 李輝(音)、馬克西姆·鄧肯,聶晶 譯)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