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已有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大佬涉足眾籌領域。京東眾籌平臺近日推出了首個手機眾籌——大可樂手機項目,該項目最大的特點是前一萬名參與者將享有每年一次的免費更換大可樂新款手機的權益。該眾籌項目最終在25分鐘內以1650萬的金額結束,刷新了國內眾籌的最高金額紀錄和最快速度紀錄。然而不少行業人士對大可樂手機免費的商業模式持否定態度,有分析人員認為,與其説這是一次眾籌,不如説更像是一場責任模糊的預售。
手機眾籌模式掀消費高潮
京東首款大可樂3的眾籌活動以“一次眾籌,終身每年免費換新”為主題,開創了行業首個免費模式:首批10000名參與大可樂手機眾籌的夢想合夥人,將實現每年一次免費換新機,並參與大可樂今後每款旗艦産品的打造。“終身免費換新”這一噱頭,成功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
無獨有偶,早先,鈦客科技聯合眾籌網開展“定制專屬你的全息世界”活動,推出1000台限量“特別版”takee全息手機,預定用戶可以在takee全息手機上雕刻自己名字,全世界獨一無二。活動開啟不到13分鐘,眾籌金額已經超過100萬,且1000台手機全部售出,takee全息手機眾籌項目宣佈成功。
事實上,眾籌這一網際網路金融模式早已在海外市場風靡一時,美國Sonim公司宣佈,正在準備開發Sonim XP7 Extreme三防智慧手機,並且已經在IndieGoGo網站上眾籌。消費者投入 579 美元就能獲得 Sonim XP7 Extreme 手機一台、藍芽耳機一部和三年的意外傷害保修。Sonim 這項眾籌模式是靈活資金,這意味著無論最終是否達成目標,Sonim仍然會拿走全部募集資金。
“眾籌”這一詞已在網際網路炒得熱火朝天,然而,國家相關部門還未出臺針對眾籌監管的法律法規。由於遊走在監管邊緣,眾籌一直以來飽受社會熱議。
“免費模式”受存疑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興起,眾籌已成為行銷手段的一種創新。已被運用於各個行業,如股權、房産、農業、文化生活等等。內容領域也逐漸擴展到藝術、影視、音樂、出版等各個領域,甚至創造出了眾籌建旅館、買房買地的模式。雖然眾籌以讓利來吸引用戶,但縱觀各種眾籌活動,大多數是作為行銷噱頭,從而達到聚集人氣、宣傳項目價值點的目的。
目前,國産手機競爭一直非常激烈,從拼價格,到拼硬體,再到拼情懷,尤其是近來中低端手機競爭激烈程度有增無減。此番,大可樂手機延續大可樂一貫的超高性價比,以眾籌方式引起了業界和消費者的關注,在京東平臺大獲傲績。
大可樂手機創始人丁秀洪表示,在網際網路領域,“免費”的商業模式不斷被證實,在以智慧手機為代表的硬體領域,“免費”的呼聲也一直很盛。手機“免費”才是未來,大可樂只是順應了網際網路手機的發展趨勢。他表示,“如果説運營商定制是智慧手機行業的第一次革命,以小米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手機是智慧手機行業的第二次變革,而‘免費’則將是智慧手機行業的第三次革命。”
然而,轟動消費者的“終身免費換新”的大可樂卻對新機的定義、指標的要求、履行時限及違約責任等方面均沒有明確的官方闡釋。不少消費者對此存有困惑,概念裏的新機是以何種形式呈現,被換的舊機將被如何處理,難道是要“刷新”後重新投入市場?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這與普通的預售、團購、饑餓行銷並無區別,只不過打出了“眾籌”這一新穎的概念罷了。另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分明是一次行銷炒作,學小米做饑餓行銷,拿眾籌吸引媒體眼球。如果手機不好用,免費送的也不會有人要。”
噱頭代替實際謀真正發展
大可樂攜手京東眾籌向“硬體免費”這一極致網際網路思維發起挑戰,但大可樂手機只是一味地強調“終身免費換新”這一噱頭,“免費”二字難免有些誤導消費者。其實大可樂手機只是針對首批眾籌人未來每年一次的免費以舊換新,並不是針對所有人。畢竟做“硬體免費”得投入很大的成本。
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大可樂方面需明確合同約定,詳細闡述“終身免費換新”的定義。第一,大可樂應該在官網及合同上,與消費者明確雙方責任。業內人士建議,大可樂的買賣合同即全額付清貨款成效,超出承諾的日期還未發貨,則是違約。若是銷售的貨款是作為定金,大可樂方面得雙倍返還。若是貨款作為預付款的話,未及履行時限,買家提出退款的話,大可樂應全額退款,且根據合同法和買家協商支付違約金。
第二,消費者對“終身免費換新”的“新”還是存在一定的質疑。大可樂手機如何鑒定“新”呢?業內人士建議,大可樂方面可主動在工商部門的監督下,幫助消費者對新機檢測。為了保證測試的準確性,也可現場查看手機的詳細註冊資訊。
第三,眾籌模式尚處於初級階段,現僅能以實物或服務回報,多數平臺運營經驗不足。此外,眾籌模式還有涉嫌非法集資、金融監管仍處空白等不足。法律專家表示,由於缺乏法律法規和外部監管,眾籌容易發生糾紛,一旦出現項目虧損或利益分配不均等問題,矛盾極可能爆發。因此,當下全面防範法律風險,有助於眾籌更好地發揮民間融資便利平臺的作用。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手機眾籌業要想持續健康發展,規範是關鍵。法律完善,監管得當,就能充分利用社會閒散資金,最大限度地激發全社會的創業創新活力。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