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6月底我國即時通信網民接近5億人,手機即時通信網民規模接近4億人。而騰訊數據顯示,手機QQ的活躍用戶達到5億人,微信月活躍用戶已達1.9億。可見,我國即時通信市場基本為騰訊一家佔有。
騰訊之所以能崛起,除了良好的用戶體驗外,另一大特點就是免費。回顧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崛起,無不伴隨産品免費的推進。新浪把新聞免費了,網易把郵箱免費了,百度把音樂免費了,奇虎把殺毒軟體免費了,盛大把網遊免費了。
儘管網路免費已經成為趨勢,但並非沒有問題,最突出的就是免費成為商家免責的理由。因為你是免費使用産品,所以你對企業就不是消費者,而是用戶,企業對用戶和消費者的義務顯然是不同的。就在4月份,雅虎中國突然宣佈關閉雅虎郵箱,這給數以千萬的用戶造成不便,儘管這很不厚道,但是這可能並不違法。
就在我們抱怨雅虎關閉郵箱、埋怨微信出現故障之時,你或許已經發現,除了吐槽之外,我們其實什麼也做不了。
在微信的《使用條款和隱私政策》裏明確寫著:“騰訊保留因業務發展需要,單方面對本服務的全部或部分服務內容在任何時候不經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變更、暫停、限制、終止或撤銷騰訊微信服務的權利,用戶需承擔此風險。”這意味著,哪天騰訊突然關閉微信了,他無需負擔任何責任。
在免費時代,真正的減免只是“價格”。作為交換,我們仍需付出其他“代價”,可能是安全、也可能是隱私。愛因斯坦曾經説過:“有時候一個人為不花錢得到的東西付出的代價最高。”即使如此,我們或許已沒有回頭路。文/新華社 葉健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