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小眾APP:發現用戶“痛點” 只強化一個核心功能

2013-07-22 09:52 來源:南方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因為上課經常忘記課表,兩年前還在念大二的廣州大學生余佳文在找尋不到合適的軟體後,自己動手做了一款超級課程表APP;同樣是兩年前,清華博士申磊也因朋友們經常遇到學習、工作等煩惱,交際圈受限無人可傾訴,他便創建了校園互助社區的師兄幫幫忙。儘管創業者切入的都是相對小眾的大學生群體,但投資人對其的熱度卻不小。比如,師兄幫幫忙近期獲得了薛蠻子等的天使投資,很快又引來IDG的A輪青睞。而上月初,曾獲得天使投資的超級課程表也宣佈獲得A輪融資。

  面對微博、微信等大眾型APP,觸及小眾用戶如大學生、老年人等痛點的小眾型APP,似乎一點也不失色。

  發現“痛點”

  這幾年,隨著安桌和IOS平臺的崛起,各類A PP應用層出不窮。比如微信、陌陌、唱吧、墨跡天氣、航班管家等等,它們從即時通訊、天氣、地圖、導航、航班等領域切入,迅速聚攏了人氣,甚至成為智慧手機的標配。

  任何一個成功的APP必然能夠擊中用戶的某一個或幾個痛點。如果説它們抓住的是大眾用戶的需求點,那麼,是否還有小眾人群的痛點並不是“通用型”APP所能通殺的?所謂“痛點”,比一般的需求點更甚,它難以被一般産品滿足,但又確實存在。比如,小眾人群中的大學生和老年人,就是一個有更細分需求的用戶群,而目前針對這兩個群體的A PP並不多。

  以老年人市場為例,國外有不少熱門的APP向他們提供服務,不少打了保健、安全牌。有的提醒老年人按時吃藥、喝水、做運動,有的APP則充當著“平安鐘”等。

  國內智慧手機在老年人群體覆蓋有限,間接使得其間APP較少。不過,依然有人從中發現“痛點”。

  在搭建了家庭私密社交應用Family Lab後,其創始人李俊松認為沒有把年長父母圈進來的工具是家庭私密社交的偽概念。“特別是年輕夫婦有了孩子後,會發現自己的父母不厭其煩地通過各種方式學會用電腦、QQ,甚至智慧手機、微博、微信,並非是他們的好奇心突發,而是極度渴望獲知子女甚至孫兒輩的近況的念頭,迫使他們不得不戴起老花眼鏡,學著用年輕人的方式融入進來。”他對南都記者説,無論是電腦、QQ,還是現在年輕人人手一台的智慧手機,對老年人來説,都“過於”複雜了一點,於是他準備發佈國內首款家庭雲數位相框FamilyCube,把移動網際網路的“局外人”老年人圈入進來。

  針對大學生群體的APP相對較多。有趣的是,其間的創業者多為在校大學生,他們幾乎是從自己校園生活中的經歷來發現痛點,建立剛需型的産品。

  “常常忘記上什麼課、在哪兒上課。要是有一款軟體能解決這個問題就好了。”兩年前,還在廣州大學讀大二的余佳文有著這樣的苦惱。而正是這個苦惱讓他靈機一動,發明瞭超級課程表的手機學習軟體,並在廣東高校迅速走紅。

  其實,在超級課程表之前,市面上也有課程表軟體,但余佳文發現它們基本都是手動的,操作需要手動錄入,非常繁瑣。於是,他的功夫就下在了使用的便捷性上。“我自己本身是學生,所以特別了解學生的需求。”余佳文告訴南都記者。

  和余佳文一樣,當申磊在2011年創辦師兄幫幫忙時,他也是學生身份,一名清華博士,從自己及身邊朋友的“吐槽”點中找機會。

  “在學校,大家經常會遇到學習、戀愛、工作等的各種困惑,但由於交友平臺較窄,有限的朋友資源往往讓人束手無策。於是我和好友想,能否建立個針對高校學生的幫忙網站,以學生之間相互幫忙的形式解決困惑。”申磊對南都記者説,總體來説,學生的需求點有交友、學業、就業,師兄幫幫忙以幫幫忙作為主題,圍繞三類需求展開,通過校友圈子,認識新的朋友,請師兄師姐們提供學業指導、職業建議等。

  謹慎“添花”

  吸引用戶最核心的是産品。如何迎合用戶口味?在眾多主打小眾用戶的APP裏,創業者們普遍的做法是只強化一個核心功能。

  “我們現在階段主要圍繞一個需求,就是社交,通過幫幫忙的模式讓用戶結識更多新朋友,先服務交友,用戶對交友的積極性也比較高。”申磊説,師兄幫幫忙目前並不會增加學業、職業等模組,“單純做學習工具,具體走下去不是太好做,職業方面的諮詢公司更多,都有專業的公司滿足用戶的需求。”他對南都記者説,未來會在做好校園互助社交的基礎上,再衍生學業、職業上的功能。

  余佳文的思路也是如此。在他看來,超級課程表的産品是建立在“金字塔”上的,只有在基礎功能足夠穩定的時候,才能補充增加錦上添花的功能。

  “我們做的核心就是課程表,怎麼對接更多的課程表資源,如何讓用戶覺得好用,便是‘金字塔’的基座。”他説,做一個小眾市場,要成為慘死的先烈或開創性的先驅,取決於産品能不能維持用戶群體的黏性和活躍度。而超級課程表的本質是實用工具,多次改版之後,超級課程表才逐步增加了社交功能如傳紙條、灌水本等。

  以此來看,這些APP們的路徑與大眾型APP如陌陌、美圖秀秀、墨跡天氣等的行銷之道頗有相似之處,即讓自己的APP成為某個代名詞。

  此外,強化核心功能的同時也意味著要做減法。

  在搖搖招車CEO王煒建看來,打車軟體雖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小眾軟體,但相對乘坐公交的人群來説,仍屬小眾。而由於打車人群普遍都著急用車,使得他們在做産品時格外強調功能簡潔。“用打車軟體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打車,其他的功能能免則免,以免影響用戶體驗。”他説,比如用戶一點開軟體,只要輸入上車、目的地位置,或者直接在地圖上點擊“來這接我”之後,乘客對於乘車時間、位置的需求就可以在幾十秒之內被推送給附近的計程車司機,非常快。

  李俊松同樣懂得做減法。

  “老年人群一直被無意地排斥在網際網路之外,即便有各種各樣的圖片分享應用和智慧設備,但這些産品在老人這兒都顯得太複雜。”他説,Family Cube只是在第一次使用的時候設置一次,後面就是打開即可見照片,會有一些簡單的交互,比如點“讚”,讓手機端這邊的兒女收到父母已經看過的反饋,但功能絕不會複雜。

  用戶瓶頸

  小眾型應用意味著用戶群有限,某種程度上用戶半徑的延伸是考量其生存的一個指標。

  比如Family,它主打家庭私密社交,最初吸引的多是年輕用戶群。於是,李俊松打算推硬體雲相框FamilyCube,照片能被父母輕鬆分享,以此擴大父母用戶群。

  “我們手頭也有一組有趣的數據,打車軟體的用戶60%-70%是女性用戶。”王煒建説,男性用戶相對少,不過他們並不會刻意針對男性用戶做行銷,“關鍵還是做好産品。”此外,他也承認目前打車軟體的區域性局限,也有一些政策影響等,搖搖招車擴展用戶半徑會以城市為點逐步推進。

  在天使投資人朱波看來,校園社交軟體的用戶半徑擴張比較難。“往上走,即離開校園的人群,是一片APP的紅海,各種各樣的都有。往下走,打開高中生群體,可能要等待時機或選什麼細分點。”申磊的思路是,先從畢業四五年的人群為切入口。

  學生畢業後,是否意味著師兄幫幫忙的用戶量快速流失?申磊認為不會。“我們一直強調的是重內容、輕關係。”他説,很多人喜歡把師兄幫幫忙與其他校園社交網站等做對比,覺得學生畢業後就不用校園社交網,轉到微信、微博去了。其實,用戶量流失的原因,是由於學生時期建立的一套社交關係,如高中同學、小學同學,這些人無法陪伴你在職業道路上走很久。當你畢業後,工作圈子跟同學圈子完全不同,更需要有滿足你職業訴求的關係加入進來。“所以,我們一直強調的是內容,希望做的是價值交友,認識對你有價值的朋友,這樣的圈子關係不會因為你是否學生而有所改變。”

  此外,他還介紹説,“師兄、師妹在這裡都是泛指的概念,可以對應到校園裏任何一個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師兄’也不局限于校內的大學生,還包括已經畢業四五年左右的人群。”他説,之所以圈定的是這部分人群,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他們有的可能還單身,或許有的已經做到了企業中層管理職位,裏面有婚戀和招聘需求的支撐,使得他們即便在走出校園之後,依然是師兄幫幫忙的用戶。當然,他並非要把師兄幫幫忙做成一個婚戀或求職招聘類的社交産品,主題依然是互助,只不過在此基礎上可能達到婚戀、招聘的效果。

  事實上,《Facebook效應》一書中有一句話,或許很好地解釋了校園社交一定要往外走的原因:如果Facebook無法跨出大學和高中校園大門去吸引更廣闊的人群,那它的增長勢頭幾乎也就到此為止了。正是一早把學生群體擴張開來,Facebook才奠定了如今的地位,也為多種盈利模式提供了基礎。

  當然,這些針對小眾用戶的A P P都還處於起步階段,它們是否會像曾經熱門的人人網、開心網等社交網站一樣,遭遇“中年危機”而後期面臨用戶粘度不夠,還是會否成為像瘋狂猜圖、百度魔圖等一樣的現象級應用等,都還有待時間的論證。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