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廈深鐵路的開通,閩南沿海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新華社/圖
廈深鐵路沿線新型城市群可借鑒國際上的何種模式?“海上絲綢之路”福建城市帶,福州、泉州、廈門等個性分明的城市該如何定位?針對“城市群”這個熱門話題,委員們提出了精彩見解。
打造閩南沿海黃金經濟走廊
去年底,廈深鐵路建成通車。專家預測,隨著閩南和粵東沿海地區高速鐵路的開通,將為廈、漳、泉等地的社會經濟帶來巨大的歷史機遇。
委員施展望認為我省可以“廈、漳、泉為龍頭,沿著廈深高鐵建設一條閩南沿海黃金經濟走廊”,從而帶動上述地區經濟社會的轉型和升級。
在這種大框架下,施展望建議,可提升漳州港開發區的功能,同時在漳州的龍海、雲霄、詔安建起一個中型的城市群,以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至於發展模式,施展望提到,目前依照國際慣例,有萊茵模式、英格曼模式、美利堅模式三種。“後兩種模式屬於同一類”,據施展望介紹,就是在一個地區建立一個大型城市,帶動周邊的城鄉一體化。但它存在污染、擁堵的問題,且發展並非“可持續化”。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均採用美利堅模式,衍生了不少環保和擁堵問題。
“瑞士和德國採用萊茵模式。”施展望介紹,正是把工廠建在農村,而非集中建在大城市。施展望建議,我省可在廈深鐵路沿線新城市群及農村城市化過程中,借鑒“萊茵模式”。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