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7月31日電(記者李鯤、張華迎)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品質技術監督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實現“三合一”,中國第一個省級層面的“市場和品質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至此,中國已有從區縣到省級的多個地方通過這種方式專門組建市場監管機構。
作為這種新設機構的重要職能,涉及百姓生命健康與安全的食藥監管也隨之開啟了“三合一”的探索模式。
2013年11月,浙江舟山市將工商、食藥、質監合併組建舟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14年1月1日,上海浦東新區的工商、質監、食藥監部門合併成立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同時變垂直管理為屬地管理;2014年5月14日,深圳市場和品質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説,雖然各地將質監、工商、食藥監部門“三合一”的總體思路大同小異,但天津在省一級單位真正撤掉原有的三個局實現合併,“探索的力度確實非常大”。
天津市場監管委主任林立軍表示,這次機構改革旨在形成統一的監管隊伍,優化監管流程,保證監管到位,激發市場活力。
中國對食品在生産、流通等領域由質監、工商分段監管歷來飽受詬病,一場關於食藥監管的改革正在進行。
2013年3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成立,全程管理食品藥品。同年4月下發的國務院關於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出,省、市、縣級政府原則上參照國務院整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職能和機構的模式,結合本地實際,將各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和藥品管理職能進行整合,組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構。
在改革實踐中,“三合一”並非各地都採用的模式,例如上海在市級層面就參照總局模式重新設立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樣整合了食藥安全各個環節的監管。
從字面上看,工商和質監兩個部門可以對應所有産品的流通與生産,而同樣作為市場監管委組成部分的食藥監管部門似乎略顯專業與狹窄。但林立軍表示,“三合一”的機構改革將會更加注重對食品藥品的安全監管。
以開設食品生産企業為例,自去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成立以來,多地食品流通許可證改為由食藥監部門辦理,這樣,按照國家規定,申請者需要去工商部門辦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去食藥監部門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去質監部門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程式繁瑣,一旦出了問題,各部門也僅對各自監管環節負責,經常相互推諉。
“‘三合一’模式下,註冊企業的三個證照在一個窗口就可以完成辦理。”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産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雲澤説。
在食藥監管部門基層執法方面,王海福説,整合基層執法隊伍比三個局各自建立完整的隊伍節約很多編制。
記者了解到,在這一輪食藥監管改革中,精簡行政機構、壯大基層執法隊伍的“關口前移”理念為各地普遍接受,“三合一”模式下以工商執法隊兼任食藥監執法隊的方法雖然節約了編制,但也引發了一些質疑。
“福喜事件暴露出中國食品安全監管的疏漏,因為涉及人們的生命健康,國外對食品藥品的監管非常嚴格,一般都由專門機構來進行。如果要採用合併的部門監管,其內設機構和運作流程一定要經過仔細的論證與研究,確保專業性和安全性。”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孫濤説。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