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廣東、天津、福建四個自貿區取得新收成,新一批試點經驗有望在1-2個月內複製推廣。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2日的發佈會上透露,今年1-5月,上海、廣東、天津、福建四個自貿區共設立企業69177家。其中,內資企業65117家,註冊資本19520億元人民幣;外商投資企業4060家,合同外資3086億元人民幣。各項試點任務全面鋪開,總體方案實施率超過90%。特別是通過備案方式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為4030家,佔比99.3%。這也意味著,自貿區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幾乎均採用了備案方式。
同時,各自貿試驗區圍繞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投資、貿易、金融、創業創新、事中事後監管等多個方面進行大膽探索,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有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新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
據介紹,新一批改革試點經驗來自六個方面:一是持續深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深入試點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拓展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二是以貿易便利化為重點,口岸管理部門實施資訊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並不斷優化“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監管模式。受益於此,各自貿區通關效率平均提高約40%;三是推出金融開放創新舉措,提高了服務實體經濟的品質和水準。例如,上海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試點由人民幣業務拓展至外幣業務,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試點推出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銀稅互動”誠信小微企業貸款免除擔保等;四是初步形成“事前誠信承諾、事中評估分類、事後聯動獎懲”的全鏈條信用監管體系;五是以鼓勵創業創新為著眼點的公共服務支撐體系初步形成;六是以服務“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為根本的差別化功能舉措不斷推出。
“目前,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已會同有關部門及4省市總結形成了新一批改革試點經驗建議,將在經過第三方評估,並履行必要程式後,推廣實施。” 沈丹陽告訴記者,新一批試點經驗的複製推廣時間有望在1-2個月內。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記者説,自貿區下一步的複製推廣可以從兩個層面理解,一是成功經驗的複製推廣,另一層面是進一步的擴區,而這兩個層面的進一步的複製推廣都已時機成熟。“先行先試”和“推廣複製”本身就是一先一後的動態過程,從這個意義上看,自貿區可以理解為“制度的加工器”,複製推廣也才能起到自貿區的作用。
事實上,2014年10月,在上海自貿區掛牌滿週年之際,商務部曾總結了上海自貿區的21項制度創新經驗,並在全國或部分地區推廣,包括投資管理方面的6項、貿易監管方面的9項,及金融創新方面的6項。
去年底,有媒體報道稱,商務部已向自貿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提交了21項從四個自貿區建設中總結的、可複製推廣的經驗,並擬在全國範圍進行推廣。這21項經驗,有一半源自廣東自貿區,另有9項由天津自貿區提供。
白明認為,我國要實現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需要邁出更大的步伐,特別是在穩外貿、利用外資和改善投資環境方面,還需要加大力度,而這也應體現在自貿區經驗的推廣複製上。
“此次的推廣複製還應特別結合G20貿易部長會議上批准的《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的內容,在貿易便利化上和電子商務方面應有所側重。”他説。
隨著全球新一輪經貿規則開始重構,中國在全國範圍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日程愈加緊迫,“十三五”將成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關鍵時期。
政府層面顯然準備在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擴大自貿試驗區試點。
隨著新一批自貿區改革經驗複製推廣在即,有媒體近日報道,第三批自貿區將於下半年內出爐。三個月前,重慶、四川、湖北、河南、廣西、遼寧的官員參加了在京舉辦的自貿區培訓班,因此,這些地區最有希望出現在第三批自貿區的名單中。
“自貿區建立的目標不是政策洼地,能否複製推廣才是決定自貿區成敗的關鍵。”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稱,面對全球經貿規則的變化,中國應當在全國範圍內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因此,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最終目標是要推向全國,讓中國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的熱土。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