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創業,面臨著諸多困難。比如對國內市場不熟悉、對國內情況缺乏了解。從這個意義上説,他們比本土創業者更需要合夥人。
共用得失 學會“試錯”
“為了能更好地維護合夥人之間的關係,做決定之前一定要説好怎麼分配利益,怎麼承擔風險。”管俊源説道。他畢業于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現在在北京創辦了自己的餐廳——微粒子新式法國餐廳,該餐廳也是中國首家“法式快休閒”餐飲品牌。許多合夥人之間合作失敗都不外乎利益分配問題。所以,大家在共同做決策之前就要明確:如果成功了,怎麼分配利益;如果失敗了,怎麼承擔風險。中國人顧及面子,往往不願把醜話説在前面。其實,“先小人,後君子”可以有效地減少糾紛。
目標的一致性和追求的相同性是合夥創業的主因。“就算合夥人之間發生爭執,也不會改變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這個最重要的因素,爭執只是因為大家在通往終極目標的過程中想法産生了分歧而已。”張彥翔説道。他之前在美國待了14年,目前在深圳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深圳市一滿樂科技有限公司。
但是爭執、矛盾産生時,是必須要解決的。如何解決分歧?張彥翔的回答是“試錯”。所謂“試錯”,就是指當矛盾産生時,不要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討論“該聽誰的”問題上,而是要儘快討論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並立刻開始行動。這條路不通,換一條路走。就算通過實踐發現之前的決策有誤,但是在“試錯”的過程中也收穫了很多只靠討論無法得到的經驗。
建立互信是基礎
信任是維護合夥人之間的良好合作關係的基礎和根本。管俊源説:“合夥人之間一定要相互信任,不能懷疑,不然會非常影響大家工作的默契。”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大家開始合作,就要最大限度地信任合作夥伴,相信他可以做好。
目前在研究網路資訊與安全領域的王傑希也提到:“最值得信賴的人是曾一起共事過、一起苦過、一起拼過的朋友。”他曾經在澳大利亞待了11年。因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促進國家在資訊安全方面的進步,他和合夥人一起回國創業,他認為信任是維護合夥人關係的紐帶。
在張彥翔的團隊中,信任也是團隊的支柱精神。出於信任,之前曾與張彥翔一同在美國創業的夥伴毅然決然地和他一同回國,白手起家,重新開始。張彥翔特別強調信任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你要相信大家的最終目標是清晰而明確的,大家都是為了公司好。”張彥翔説:“信任中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溝通。良好、及時的溝通也是大家建立信任的前提。”及時溝通,及時反饋,遇到事請攤開來説,這種工作方式建立起合夥人之間的默契,也為信任的建立提供了保障。
分工明確 各展所長
為了更好地維護與合夥人的關係,創業者還需學會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分工明確建立在優勢互補的基礎上。“我是學管理出身,對於餐廳設計並不擅長。我的團隊中有一位合夥人是我們學校建築學院畢業的,她的專長就是這一塊兒,所以她負責我們的店面設計和品牌形象設計。”管俊源説。
張彥翔表示,因為其公司在做自動化行銷引擎,需要熟知中國市場,找到一位靠譜的本地合夥人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是沒有本地的合夥人,許多事情都摸不著門道,比如應該給不同崗位的公司職員發多少錢,怎麼為員工辦理社保等我都不太清楚。”張彥翔説。
海歸創業者相比本土創業者來説,對於合夥人的需求更為明顯。由於常年在國外,對於國內的政策、市場都不夠了解,有一位本地的合夥人就能夠方便許多。張彥翔提到:“現在我們公司包括我在內一共有5位合夥人,其中3位是我之前在美國創業時的合夥人,他們直接跟著我回國再創業。考慮到我們對本地市場不夠熟悉,又新增了兩位本地合夥人,而他們的加入,的確給我們提供了所需要的幫助。”
創業路上,找到合夥人並且處理好彼此間的關係,是所有創業者都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對於海歸來説,為了更好地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中國市場的發展戰略,找到合適的合夥人就顯得更為重要。就像王希傑説的:“尋找適合的合夥人是創業路上的第一關,不是過了這關就一定能成功,但是不過這關肯定不會成功。”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