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國企高管激辯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要實現全面市場化?

2014-11-03 08:47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本報記者 胡瀟瀅

  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成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核心課題。作為本輪國企改革的重要一環,混合所有制承載著“探索新的産權制度、激發企業內生動力、促進經濟持續繁榮”的重任。

  在混合所有制的進程當中,國有資本跟非國有資本開始進行混合,這個過程當中,各方資本應該如何“混”?怎樣改革讓各方的利益有一個互補?上市公司協會會長王建宙、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以及格力電器的董事長董明珠、中國建材董事長宋志平董事長,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對他們所理解、認識、進行的混合所有制變革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看法。

  混改不是簡單的資本融合

  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2569家,市值29.4萬億元,位居全球前列,上市公司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發重要。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王建宙認為,混合所有制是把各種不同所有制的資本混合在一起,實現資本融合。要達到混合所有制的目的,就要發揮各類不同所有制的優勢,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但是目前一些正在實行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本身沒有轉變機制,資本的融合度不夠。

  王建宙表示,上市公司是股權多元化的一種表現,目前的國有上市公司已經初步達到融合社會資本的目的,吸收了來自公眾投資者,以及民營資格的機構投資者的大量資金。但是,他們只是實現了一種股權方面的財務投資,並沒有在機制上實現很大的變化。

  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認為,談混合所有制要理清概念,混合所有制和股份制不是一個概念,混合所有制既是多元的,同時又是不同的經濟類型,這樣才是三中全會講的真正意義上的混合。

  他指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的根本目的有三點,一是轉換企業機制,國有企業長期以來機制還是不活;二是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增加企業活力和影響力;三是通過混合所有制來使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優勢互補。混合所有制不再是簡單地把民企國有化,也不是國有經濟私營化,這是一個新的,互相融合的一種形態。今後我國的經濟應該是國企,混合所有制企業跟民企,不用再去實行原來傳統的一些管理方式,而是給予他們市場化的地位。增強企業的生命力非常、競爭力。例如中石化,能源行業本身應該屬於競爭領域,通過混改,打破其壟斷地位。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