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這兩天,各地高溫天氣不斷,程度增強,面積擴大。昨天,江南南部、華南中東部、華北中南部、黃淮西部、新疆等地出現大面積高溫天氣。福州昨天最高氣溫仍在35℃以上,這已是福州連續14天出現高溫。天津、石家莊連續兩天出現高溫。來自中央氣象臺的預報顯示:今天開始到後天,華南東部、江南南部、華北中南部、黃淮西部、陜西關中、新疆、內蒙古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有35℃以上高溫天氣,局地最高氣溫可達37~38℃。後天,7月18日開始,各地將正式進入"三伏天"。高溫炙烤,烈日當頭。在電扇或空調下辦公的人們也有點熱得受不了,然而在露天作業的工地裏仍能看到很多勞動者揮汗如雨地堅持工作。必須在高溫下作業,那也應該有一定的高溫補貼,這既合情,也合理,更合法。
不過,這幾年關於高溫補貼的話題討論季到來之時,似乎我們每每都會遇到這樣的尷尬:許多最應該領到高溫津貼的勞動者壓根兒就沒聽説過這回事兒,即使知道了也不敢有這種奢求。今晚我們就聚焦,再度來襲的高溫天氣下,你拿到補貼了嗎?在炎熱天氣下,不得不在室外工作的勞動者,有關高溫補貼和相關勞動保障是如何規定的呢?
關於高溫之下的勞動保障政策,目前,在全國範圍內普遍使用的是《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這是2012年6月份發佈並實施的。其中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不得用防暑降溫飲料充抵高溫津貼。而高溫津貼具體標準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因此各地在標準方面存在著差異,目前,北京市室外和室內高溫作業的補貼最低標準分別是每人每月180元和120元;廣東在每年的6-10月,高溫津貼的標準為150元/月;成都市高溫津貼標準是按天算,每人每天10元—12元。
同時,全國許多城市針對高溫天氣也曾發佈過緊急“通知”或“規定”,但是執行起來並不盡如人意。專家指出,多數企業至今落實不到位,八成勞動者難足額拿到高溫津貼。許多勞動者也因為工作難找不敢惹惱單位而放棄維權。高溫補貼執行難因缺乏法律約束,企業多掏錢無疑增加了成本支出。安監部門明確規定高溫天氣不得安排露天的長時間作業,但仍有一些建設工地工人在缺乏防暑降溫措施的高溫環境下趕工期。因此,高溫天氣更像一張試卷,炙烤大地的同時,也考驗的是政府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準。
氣溫逐漸攀升,“烤”驗著每個戶外工作者。高溫津貼也在引發人們的關注,記者今天在多地做了調查。在新疆,對發放高溫補貼有明確的規定,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方面一些行業包括室外的工作的都沒有拿到高溫補貼,而另一方面對沒有領到高溫補貼的投訴卻很少。
新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關係處工作人員陳強告訴記者,根據2010年制定的《關於企業高溫津貼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至33度以下的,應向勞動者至支付高溫津貼。
陳強:2010年我們建立的這個制度,當時制定的標準是6到12元,2012年我們調整了到10到20元了。
記者:是每天對吧?
陳強:是的。這個標準在全國也算是可以的。一般情況下是在室外,室內特殊情況下,生産一線崗位,降不到規定溫度要求的,煉鋼啊,機房操作啊這些崗位。
記者:只是以錢的形式嗎?還有沒有其他方式?
陳強:可以啊,清涼飲料啊,沒有説必須以人民幣來支付。
陳強告訴記者,不同的城市根據氣候條件不同,在發放高溫津貼方面也有所不同:
陳強:有些是按照天算的,像吐魯番,高溫天氣特別多,有多少天就算多少天,像烏魯木齊的話,6、7、8、9這四個月,每個月就按照70元的標準發就行了,多了我不管,低的這個如果有投訴的我要查你。
雖然在發放高溫津貼方面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執行時卻遇到了尷尬。陳強表示,有些企業對高溫津貼選擇回避態度,而員工也很少會為了高溫津貼而選擇投訴企業:
陳強:有些企業他不發啊,大部分都執行了,條件好的像國企啊中央企業經費比較充裕。
記者:向你們反映沒有發津貼這樣的人有嗎?
陳強:很少。一個是這個很少,一年也就幾百元的事情,除非是鬧得不可開交了非要拿這點錢才會投訴。
昨天,內蒙古中西部地區迎來入夏以來首個高溫天氣,額濟納旗最高氣溫達到今年以來全區氣溫的最高點39.7℃,同時內蒙古西部多地氣溫都在35℃以上。今天內蒙古西部繼續持續著晴熱高溫天氣,局地達到40℃以上。當地氣象臺已經發佈高溫紅色預警。面對高溫天氣,室外作業的工人和交警們仍忍受高溫熱浪,堅守崗位。他們在高溫下怎樣工作,是否拿到了高溫補貼呢?
內蒙古額濟納旗旗居延文化城工程負責人劉先生:
劉先生:我們工地上防暑降溫措施首先是給工人們的飲食進行調整,平時熬些綠豆,在藥品上藿香正氣水,人丹,進行發放,高溫補貼我們按照他們工資的10%發的呢。
此外,額濟納旗個別的用人單位和交警部門也將上班時間做了人性化的調整。內蒙古額濟納旗某純凈水廠的負責人張女士:
張女士:我們的工資冬天是2000多,到天氣一熱就3000。昨天看天氣預報有高溫,就讓他們4點,4點半上班,四點半以後到晚上九點送水,天涼的時候送水。
額濟納旗交警大隊大隊長彭向東:
彭向東:現在我們就是給他們發放防暑物品,還有藿香正氣水,白糖,綠豆。飲料來防暑,再就是將外崗上的三天一班崗倒成一天一班崗,在城鎮中隊的由全天上崗儘量2-3小時進行一次換崗,儘量少接觸太陽的照射。
在額濟納旗政法小區、達來呼布鎮附近的室外作業工作人員以及環衛工人,有些表示從未聽説過高溫補貼,有些用人單位從未發放過這樣的補貼,但是為他們發放了一些消暑飲品。環衛工人石陪銀:
石陪銀:高溫額,補貼的是錢還是東西?錢這個不太清楚,沒説過。
近幾天,河北中南部多個城市持續37度左右的高溫天氣,很多諸如建築工人、環衛工人、快遞工作者等長期在戶外作業的勞動者依舊堅守在崗位上,而對於國家倡導的“高溫補貼”,很多勞動者都表示,從來沒有領過一分錢。那麼記者也了解到,河北省對於高溫補貼,並沒有明確規定,到底是該不該發,又誰有誰來發。
上午11:30,河北省邢臺市區的地表溫度接近50度,站在戶外,一股股熱浪撲面而來。記者轉了3家建築工地,幾乎看不到工人施工的場面。橋東區花都一號項目負責人周經理説:
周經理:作息時間遇到高溫天氣有所調整,早晨4點半的時候上班,中午避開高溫10點下班,下午3點上班到7點上班。
中午12點多,在另一家建築工地的工人宿舍裏,很多工人都在屋內避暑,因為每個宿舍都在夏天到來前新裝了空調。高溫天氣下,無論是建設管理部門還是項目工地,都盡可能採取了相應的防暑降溫措施,但對於“高溫補貼”,很多工人都表示,從來沒聽説過。
工人:沒有高溫補貼,要防暑院裏有水。
工人:我們沒這條件,出來打工的,誰給你發啊,老闆不給你發,一天掙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下午2點多,記者又轉了幾家建築工地後發現,不少建築工地的工人頂著午後的炎炎烈日在工地上忙碌著。
工人:6點半,早上6點半,幹到11點半,下午1點半上班,天天都這樣。
記者採訪中發現,建築行業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行業,工人每天平均的工作時間都在10小時以上,目的就是為了多掙個工錢,而對於是否有高溫補貼,對他們來説可能並不重要。和建築工人一樣需要長時間在戶外作業的還有為了城市清潔而忙碌的環衛工人。下午3點多,記者在邢臺市一處街心遊園見到了正在草坪上做保潔的環衛工趙阿姨,她的上衣被汗水濕透了一大半,邊上放著一大桶水,腰間挂著一個毛巾,時不時的拿起來擦擦額頭上的汗水。對於趙阿姨來説,“高溫補貼”離她有點遠。
趙阿姨:我們聽説過有高溫補貼,但是從來沒見誰發過。只是給點冰糖、綠豆、藿香正氣水。最熱的時候我們把戴的帽子和口罩自己拿水濕一下,能涼快點。
邢臺市環衛處副處長張震棟表示,對於高溫補貼,市裏並沒有相應的政策和文件,具體該不該發,該發多少錢,並沒有一個明確標準。環衛部門所能做的就是在高溫天氣下,盡可能加大機械化清掃的作業次數,減少人工清掃的時間,同時,為環衛職工提供必備的防暑降溫用品。
張震棟:給工人發防暑降溫藥品,醫院冰塊,每人一塊,每天攜帶著,融化時間比較長,起到降溫的作用。在一個就是我們每天給工人發綠豆湯、吃的冰塊、冷飲,同時,給工人配草帽、毛巾。
據了解,目前在我國,高溫補貼的發放標準是由各省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記者查閱資料發現,2012年河北省就已經開始著手考慮出臺高溫補貼標準,但時隔兩年之後,記者從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的情況依然是,高溫補貼還沒有出臺具體實施細則。
人社廳:現在沒有相關政策,這個就看各單位了。
記者:用人單位想給就給,不想給就不給嗎?
人社廳:對,對。
記者:沒有監督嗎?
人社廳:目前沒有這方面的文件和規定。
記者:這是完全放開的嗎?
人社廳:對。
採訪中,一些戶外作業者也表示,現在就業壓力大,作為被雇傭方,他們本身就是弱勢群體,業沒有太多資本去和用人單位討價還價,即便是有了高溫補貼,用人單位不給發,他們也不會提出反對意見。快遞員小劉。
小劉:我們從事的都是一些基層的工作,一般個人沒人會主動要求,感覺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就不錯了。
對於很多一線基層工作人員來説,“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就不錯了,還談什麼高溫補貼”,記者調查發現,這樣的心態很普遍。根據江蘇省人社廳下發的通知,2014年夏季高溫補貼從6月開始發放。今年補貼標準依舊是每人每月200元,6、7、8、9連發四個月。不過,在江蘇徐州,高溫補貼政策實施效果卻是冰火兩重天,一些大型國企和事業單位執行情況較好,而一些私營企業執行情況卻不容樂觀。
高溫補貼于去年5月1日被納入新修訂的《江蘇省勞動合同條例》。徐州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8020號話務員介紹説:
話務員: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
據了解,對於室內工作人員的高溫補貼,江蘇將發放權下放給企業自主決定。目前,江蘇按月發放高溫補貼,標準是每人每月200元,企業可以每個月發,也可以一次性支付4個月的補貼。昨天上午,記者聯繫了徐州捲煙廠的張先生。他介紹説,廠裏對高溫補貼執行到位,今年的高溫補貼雖然還沒有放下來,但肯定不會少,未在高溫下工作的職工也有這個錢。
張先生:今年還沒發呢,以前發過。有時候和工資一塊發的。
記者:你是在高溫下工作嗎?
張先生:我們工作溫度,一年四季都是恒定的,25度、24度。
記者:在徐州其他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高溫補貼政策執行的效果也不錯。不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在戶外工作或者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一線人員卻沒有享受到這一政策。今天中午,徐州戶外最高溫度達到35度左右,記者走訪了部分一線人員,多數人都説沒有領過高溫補貼。徐州春雨花園小區保安劉師傅説,傳達室沒有安裝空調,熱得實在受不了,就搬個凳子到外面陰涼地坐著。
劉師傅:高溫補貼?
記者:領到過這個錢嗎?
劉師傅:我們這個單位沒有。
記者:在西苑小區一帶負責道路保潔的環衛工人張師傅説:
張師傅:高溫的時候都將近40度,這水泥地。降溫費,從來沒有這回事,也沒有人吱聲。
露天停車場收費員黃女士:
黃女士:不知道,真不知道。
記者:這個錢領過嗎?
黃女士:沒領過。
快遞員張先生:
張先生:高溫被貼,現在我們不大清楚,沒發呢。
應該領到高溫補貼卻沒有領到,按理他們應該向所在單位或勞動監察部門反映才對。可是記者採訪發現,戶外工作的人員大多來自周邊農村地區,怕失去飯碗導致他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認倒楣。
張先生:都是農村來的,沒有什麼本事,要有文化,咱早就找了,找不著頭緒,你找誰去?
《江蘇省勞動合同條例》屬於江蘇省地方法規,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發放高溫補貼屬於違法行為。按照規定,如果單位強迫勞動者在高溫天氣工作的,或未按規定標準發放高溫補貼的,逾期未改正,將給予行政處理,並處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記者從徐州市勞動監察支隊了解到,他們很少接到勞動者有關“高溫補貼”的投訴。不過,只要接到反映,他們都會認真核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工作人員:從事高溫的,一個月200塊錢可以投訴, 如果拒不執行國家有關規定,我們肯定要查,督促單位發放。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