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採訪了解到,此前本報報道的首個網際網路私人訂制農場項目,到目前雖然運轉正常,但出現了包括産品品質安全、配送瓶頸等諸多成長的“煩惱”。據投資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被稱為“耕地寶”的項目首期因為成本過高,估計不會有投資回報,儘管如此,該公司將再次聯合阿里巴巴集團聚划算平臺,投入1億元推廣該項目,預計在浙江、安徽等地流轉5000畝土地。
今年3月,在安徽省績溪縣,由浙江省供銷社直屬企業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牽頭,聯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聚划算平臺、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地方政府共同推出“首個網際網路私人訂制農場”,也被稱作“耕地寶”。參與訂制的是績溪當地的土地,按照約定,農民將土地流轉至電子商務公司名下,電子商務公司將土地交予當地合作社生産管理,淘寶用戶通過網上預約,對土地使用權進行認購,並獲得實際農作物産出。
據了解,該項目自上線以來,已經得到了數千個投資者的認購,銷售額超過200萬元,大大超出了500個客戶的預期目標。但是,據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預算投入300多萬元,因為是第一次做該項目,涉及購買農業機械、整治土地,還有對客戶的補償等,都需要資金投入,所以預計項目難以盈利。“儘管第一期項目可能難以盈利,但我們從這幾個月來的運作中積累了許多經驗,為將來第二期項目的運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浙江興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商務總監章新光表示,公司決定再次聯合聚划算平臺,投入1億元於今年中秋節推廣這一項目,在安徽、浙江等地流轉土地5000畝。
對於第二期項目,章新光表示,還是以銷售農産品為基礎,探索建立一個讓客戶需求得到滿足、讓農民得到益處的模式;可能還會有新穎的經營模式並形成産業化,如盤活或流轉農村閒置房屋,讓更多的城裏人參與,吸引更多的城市資金。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電子商務介入土地流轉看上去“輕鬆”,但真正做起來並不簡單。由於要介入農産品産業鏈,包括種植、採摘、包裝、運輸和配送等環節,實行標準化生産,有些問題的破解並非是一朝一夕的。若經營模式尚未成熟,就急於盲目擴張,可能給項目的可持續性帶來挑戰。
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農産品品質安全問題,安徽省農委副巡視員胡桂芳對該項目調研後表示,此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種植出來的農産品。以往一家一戶生産時,濫用化肥、農藥等情況時有發生,而且沒有進行標準化生産,現在電商委託合作社種植管理,合作社又雇傭當地農民耕作,若不加強源頭監管,一旦出現一個問題,整個項目運作體系可能會全面崩潰。另外,農産品配送問題也非常突出,據負責農作物生産種植的績溪縣廟山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董建成介紹,今年4月,合作社共寄送了2.5萬餘個土雞蛋,不少雞蛋到客戶手裏已經碎掉了,接到了很多投訴。
儘管諸多難題待解,新穎的商業模式仍然點燃了市場熱情,記者了解到,除了上述項目將在第二期積極擴大規模外,剛剛登陸美國股市的京東也在日前宣佈聯手北京18家果蔬基地,在網上推出了私人訂制農場的服務。
對於電商企業們的蜂擁而至,宏源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易歡歡告訴記者,目前大多數認購土地使用權的用戶仍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所以還不能説私人訂制農場已經有了一種固定的商業模式。為了將其推上正軌,電商們肯定還要進一步加大投入,擴大土地流轉的規模。
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工商資本在進入農業後往往希望通過資本投入和規模化經營就能盈利,最後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現在企業急於擴大農業經營規模的動機很複雜,有的是希望能從政策上獲利,有的則是希望“圈地”。
對此,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5月25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農商高峰論壇上表示,工商資本進入農業是東亞國家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但關鍵詞是農地要農用,至於是不是農民用,現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理念也在變化,這種變化為工商資本進入農業提供了空間。政府鼓勵工商資本進入農業從事現代種養業,為農業輸入先進的理念和模式,但是如果其進入農業“圈地”搞高爾夫球場、搞莊園、搞房地産在中國絕對是不可以的。
李國祥説,如果電商作為工商資本進入農村的最終目的也是“圈地”,雖然在土地用途管制如此嚴格的現階段無法實現,但是隨著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很難説清楚承包經營權最後將如何改變,如果將來出現經營權在法律上大於承包權的現象,那麼手上集中了大規模經營權的工商資本將會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大隱患。因此,現在農業監管部門提出要建立工商資本下鄉“準入制”,但是在無法清楚辨別工商資本真正目的的前提下,建議應優先建立強制工商資本退出農業的機制。
(□記者 林遠 代群 姜剛 北京 合肥報道)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