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叢生、積水成塘,位於深圳東部的大鵬新區的三個2011年開工的保障房項目就這樣荒廢了一年多,並且至今仍無復工跡象。
涉及民生的保障房建設工程,為何説停就停?一停還長達一年之久?
位於大鵬新區葵涌街道葵興西路的葵安雅居保障房項目,如今已成大水塘,只剩旁邊堆放的建築材料和幾個人去樓空的活動板房。“項目2012年上半年就停工了,都一年多了,這水塘原本是6米多深的基坑。”工地看管員説。
同期停工的還有距離葵安雅居項目僅一街之隔的葵福嘉園項目和大鵬街道布新社區的鵬雋雅苑項目,如今工地上已是雜草叢生。
記者調查發現,幾個項目停工的根源在於2011年底深圳增設新區後,原區不要、新區不接,導致保障房項目成為無人認領的“孤兒項目”。
2011年底,深圳市將龍崗區大鵬、葵涌、南澳3個街道劃歸新增的大鵬新區。而分區後,此前這三個街道已開工的保障房項目,由誰接著建,卻未厘清。
分區後,有7個保障性住房項目涉及移交問題。
目前,大鵬新區僅接收壩光精細化工安置小區及嶺澳核電職工公寓等兩個項目。而這兩個項目無需區財政出資建設。5個需要區財政投資的項目,則遭遇了兩區互相推諉的命運。
龍崗區住房和建設局住房保障科科長李忠東表示,“誰家的孩子誰抱”,在大鵬新區轄區範圍內的保障房理應由大鵬新區出資建設。
後續建設需9.3億元資金,大鵬新區則一口咬定“沒錢”,並拖著不予接收。大鵬新區生態保護和城市建設管理局副局長李蔚説,“新區剛剛成立,財政緊張,沒法接收。”
- 進展
“當時保障房任務重,弄到地就建”
面對白紙黑字的政府承諾,扯皮之事怎能一拖再拖?
記者從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了解到,該局已多次組織協調會,試圖解決項目移交問題。
“此前曾建議由市財政接手這幾個項目,但市發改委和市財委不同意。”該局有關負責人説,“現在考慮將這幾個項目轉為由社會投資建設的安居型商品房,以解決大鵬新區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但這些項目是否具備‘變身’條件,目前還在進一步研究中。”
然而,參與研究的深圳市住房研究會秘書長陳藹貧卻認為,這幾個項目恐怕難以符合“變身”條件。
在他看來,區財政投資建設的保障房主要用於解決區內戶籍居民住房困難,但大鵬新區內戶籍居民以原村民為主,無房低收入家庭較少,“那麼多保障房建完了分給誰?”
而記者發現,一些項目地塊條件也令人擔憂。如位於大鵬新區大鵬街道布新社區的鵬雋雅苑項目,隱藏在一個路還沒修好的山腳下,項目工程牌被雜草遮擋。
面對選址合理性問題,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一位負責人坦言,“當初保障房開工任務重,弄到地就建。實際上,確實一些地方並不適合建保障房。”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