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部委涉臺資訊  >  行業交流  > 正文

兩岸故宮將合作研究有銘青銅器(圖)

2014-02-26 15:28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毛公鼎,現存臺北故宮,內刻銘文32行499字,是現存最長的銘文。

  深圳特區報訊 (駐京記者 陸雲紅)記者從昨天故宮博物院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北京故宮提出兩岸故宮合作,對雙方館藏兩千余件青銅器及其銘文做綜合考察與研究,寫出新的銘文考釋,共同弘揚燦爛的中華文明,這一提議已得到臺北故宮的積極回應。

  “現已知流傳至今的古今中外先秦有銘青銅器資料約15000件,北京故宮現藏1600件,是目前存世博物館中收藏最多的。臺北故宮藏有銘文青銅器440余件,其中不乏毛公鼎、散氏盤、宗周鐘和近年新入藏的子犯編鐘等長銘重器。”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兩岸故宮合作研究先秦有銘青銅器項目將作為北京故宮一項重要的科研項目。如何合作,下一步將進行具體的溝通、協商。

  故宮專家表示,用青銅器標識王權及貴族身份,並在青銅器上鑄刻銘文記錄歷史,是早期中華民族子孫所獨創的文化成果,它是人類青銅時代文明達到鼎盛的偉大標誌物。目前北京故宮所藏青銅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雜器等品類,商、周、春秋、戰國時代系列完整為其特色。對先秦有銘青銅器研究難度大、任務重、週期長。為取得清晰的銘文資料,要求重要銘文要進行X光掃描成像,北京故宮尚有大批器形資料需重新安排圖像攝影。

[責任編輯: 普燕]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