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既能做公益又能當“城市名片” 路跑成臺灣街頭新寵

時間:2014年05月27日 08:41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漫長的雨季即將過去,隨著夏天到來,各種戶外運動也正當其時。在臺灣,名目繁多的路跑活動陸續拉開帷幕。這項去年最受歡迎的體育活動,今年人氣依舊高漲。彩色路跑、泡泡路跑、泥漿路跑令人眼花繚亂,不僅花樣極多,名目也層出不窮。

  求婚時路跑,慶祝母親節路跑,反核時也路跑……就連熊貓“圓仔”的周歲生日,臺北動物園也要辦公益路跑。臺灣人對路跑的熱愛程度,簡直可用瘋狂來形容。這路跑的魅力,到底在哪呢?

  主題路跑最吸睛 正妹辣妹成看點

  臺灣地區所稱的路跑,其實就是由馬拉松催生帶動的公路跑運動。臺灣路跑協會秘書長陳華恒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臺灣大型馬拉松賽事最初始於1986年的日資公司贊助,而後有越來越多的廣告、電視行銷投入,到了2004年形成有7萬多人參賽的大規模。不過,近一兩年來路跑在臺灣蔚為風潮,並且受到年輕人青睞,還要歸功於各種極富特色的主題路跑活動。去年9月,來自美國的彩色路跑首次在臺北開跑。這場世界級的路跑活動吸引到1萬多人參加,連基隆河水都被染成了紫紅色。跑到彩粉區時,工作人員把大量彩粉撒在參賽者身上,跑起來感覺“超嗨”。

  彩色路跑獲得巨大反響之後,臺灣各縣市開始熱衷於舉辦各項主題路跑。今年初,宜蘭先推出了“熒光路跑”,讓路跑愛好者在夜晚體驗各種熒光景觀,還能體驗熒光拍照區。4月,又一場從美國舶來的“泡泡路跑”在高雄開幕。在5公里的路跑途中,參賽者能享受到大量彩色泡泡的“襲擊”。最近,路跑上癮的高雄市,又宣佈將於7月舉辦首次泥漿路跑,可謂“史上最臟”的路跑活動。陳華恒表示,目前臺灣大大小小各式路跑活動,一年會有300到400場不等。

  這些主題路跑活動,雖然路線長度並沒有達到標準的馬拉松賽程,卻因為將運動性、趣味性與可看性結合,變得相當“吸睛”。在臺灣媒體對各項路跑活動的報道中,最搶鏡的都是各種正妹、辣妹。去年底,臺灣還特地舉辦“路跑正妹”網路票選。近年來經常參與馬拉松賽事的正妹呂雅築,就被網友封為“路跑女神”。即將舉辦的泥漿路跑,也祭出了“穿比基尼參賽可免報名費”的殺招來提升吸睛度。

  公益效應建平臺 社運也搭順風車

  路跑成為臺灣最夯體育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公益團體或企業品牌投身這一平臺。陳華恒表示,大陸的大型馬拉松多為政府組織,臺灣的路跑活動則以民間團體推動為主,再請來公安、醫療、志工單位進行協調。這當中由公益機構牽頭的佔了很大一部分,一些類似關懷脊椎病、心臟病、自閉症或是環保公益機構,就特別鍾愛路跑活動。一方面是看中了路跑活動的健康積極形象,另一方面也借由路跑增加知名度,更好地推廣公益理念。

  人潮即錢潮,知名度的背後自是商機無限,路跑活動也成了商業大平臺。有關注路跑的人們以臺北馬拉松為例,報名費以組別從500至1000元(新台幣,下同)不等,僅以一人收500元來看就能進賬至少500萬元,此外還有現場特色商品攤位的入賬。另外,路跑者自身的裝備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以此帶動運動用品整體銷售業績成長。另外也有大型企業通過贊助各項大型路跑,提升品牌形象,例如去年6月的臺北渣打公益路跑,就是渣打銀行集團與路跑協會的合作項目。

  路跑風潮吸引的媒體關注度,就連近期此起彼伏的社會運動,也喜歡搭一把路跑風潮的順風車。今年4月,環保團體舉辦名為“核輻大逃殺”的反核活動,就採取了路跑的形式。在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等人帶領下,數千名參與者從臺“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出發,沿途高喊反核口號,跑了將近七公里的距離。

  觀光行銷拼個性 路跑成“城市名片”

  對於瀰漫全臺的這股路跑風潮,臺灣各縣市嗅覺敏銳。它們紛紛將城市行銷與路跑活動捆綁,創意多元的路跑元素,融入各種文化觀光活動,希望借此吸引更多人潮。例如5月初南投縣鹿谷鄉舉辦的“愛熱血·螢火蟲夜跑”,就將生態保護、螢火蟲觀光一起融入了路跑當中,拉抬了當地人氣。

  陳華恒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舉例,去年舉辦的太魯閣路跑活動,報名人數1萬左右。賽後統計了跑道周邊飯店住宿的數據,創造了一個億的收入。他表示,將路跑賽事與縣市觀光行銷做結合,帶動相關旅遊産業的發展,不僅是臺灣,也已經是世界的潮流。

  由於常常往來于兩岸指導協助路跑賽事,同時也擔任廈門國際馬拉松的顧問,陳華恒説,近年來大陸的路跑活動也遍地開花,廈門的國際馬拉松比賽與國際接軌,可算得上是全國最好的路跑賽事,並逐漸成為廈門的“城市名片”。陳華恒還提到,在兩岸路跑活動交流的過程中,臺灣在軟體方面擁有經驗優勢,包括APP的應用、即時通訊、選手服務等。他舉了此前在臺灣舉辦的女生路跑為例,一般來説,選手都是由家人朋友陪同,女生路跑則特地請來俊男帥哥,身著領帶西裝,手捧鮮花在終點迎接選手。類似這樣的選手個性化服務,也為臺灣的路跑活動增添了一抹亮色。(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 林靜嫻/文 資料圖)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