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臺北“古厝吟詩會” 傳承閩南文化

時間:2014年05月26日 08: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臺北5月24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劉舒淩)“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24日的臺北雨過天晴,古香古色的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裏,閩南語吟唱詩文之聲抑揚頓挫。

  “甲午年古厝詩文會”正在舉行,來自基隆市東信小學的20多位小朋友,穿著古時服飾,用吟唱方式演繹《三字經》和《勸學》等經典古文。

  臺北市民政局主辦的這場河洛漢詩吟唱活動,還邀請了多位河洛漢詩詩人,及著名歌仔戲小生黃香蓮,聯袂展演古今著名詩文作品。

  臺北市民政局局長黃呂錦茹致辭時表示,舉辦活動除了讓詩文同好者交流切磋,更期待借此推廣閩南文化。“希望用閩南語吟唱的方式,將詩文中的喜悅、憂鬱、悲傷等情緒展現出來,讓傳統的文化得到留存。”

  來自臺北的許泰宏當天帶著在讀小學的孫子前來參加活動。他説,現在的小朋友在學校通常是講普通話,閩南語使用得很少,希望通過參加類似活動,讓小朋友了解閩南文化。

  基隆市東信小學的黃佳慧參加吟唱後告訴記者,現在學校裏每禮拜有一節閩南語課,可以學到一些閩南話。“平時喜歡《孝經》、《樂府詩》等詩文,用閩南語讀起來押韻,很有趣。”

  據悉,自2011年以來,臺北市民政局已舉辦系列推廣閩南文化的活動。除此次古厝詩會外,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今年還將陸續舉辦幾場結合閩南禮俗的“新生祝福儀典”。

  位於臺北市中山區濱江街的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原址位於臺北敦化南路,因城市建設遷建,是臺北市轄內唯一保存最完整的閩南建築館舍。古厝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迄今已有200餘年歷史;2009年經過花博景觀改造,蛻變為現今庭園風貌,成為傳承閩南文化的新據點。(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