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臺北孔廟舉行春祭大典 以29道儀程向孔子致敬

時間:2014年03月10日 15:17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金聲玉振,化育功深,仰之彌高,讚之彌堅,博我以文,約我以禮……”3月8日,臺北孔廟大成殿鐘鼓樂舞並起。由附近大、中學各年級學生擔任禮、樂、佾、歌、饌生的春祭大典,以29道儀程向孔子致敬,並傳遞春天立志,勤奮向學的資訊。

  臺北孔廟管理委員會執行秘書陳彩虹告訴記者,一年的春秋兩祭和“聯合成年禮”是臺北孔廟的重要祭典活動,旨在承續儒家傳統精神,結合現代創新思維,為社會灌注尊師重道的正面風尚。

  ●現場:“春祭”古典又青春

  臺北連日春雨不斷,孔廟大成殿前廣場提前搭起透明雨棚,春祭如期在3月8日清晨7:30開始。記者于7:20左右抵達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75號的孔廟時,大成殿外觀禮區已經站滿了靜靜等待的民眾。

  由於場地有限,觀禮者皆須憑“參禮證”入場。除特邀嘉賓外,主辦方提供800張觀禮券供團體機構及一般民眾免費索取。同時還在廟外空地設立臨時電視墻和座椅席,讓未能進場的民眾也能一睹這場儒家盛事。

  首先進行的是在大成殿後崇聖祠的“家祭”,不對公眾開放,由地方行政官和士紳代表向孔子致祝禱詞,行三獻禮。

  8:00,祭典移至大成殿,對公眾開放的春祭正式開始。鐘鼓響起,各殿宇遍燃香燭,執事者各司其事,60位樂生、55位歌生、38位佾生、72位禮生分別穿著黑、紫、白色禮服,依照鼓點五步一頓的節奏,移步就位;正禮官、陪祭官、分獻官、正獻官也在禮生導引下依序就位;樂聲中,大成殿儀門及儀門外的福星門同時打開,禮生手執燈爐、繖、扇、斧、鉞,出門外迎接“孔子神靈”進殿;26位彩衣饌生手捧裝有饌品之籩、豆(注:籩和豆皆為古代祭祀時盛祭品的器具,竹制為籩,木製為豆)進入大成殿獻饌;朗誦者以中、英、日、韓等語言朗誦儒家經典章節;樂、歌、佾舞並起,正獻官行三獻禮並代表民眾飲福酒受福果,接受孔子神靈的祝福,隆重的祭典進入高潮。

  據臺北孔廟管理委員會提供的資料顯示,自明永歷20年(1666年)臺南建立臺灣地區第一座孔廟,祭孔典禮即傳入臺灣。臺北孔廟始建於清光緒6年(1880年),每年盛大的祭典為臺灣讀書人的盛事。1895年,日軍佔據臺灣,臺北孔廟遭到損毀,祭典中斷。1925年,臺北地方士紳捐地捐款復建孔廟,1930年,臺北中斷多年的祭孔活動恢復,迄今已延續了90多年。

  早先臺北孔廟只有秋天的“釋奠典禮”,于孔子誕辰(1953年起換算為每年9月28日)舉行,由專家委員會考證古制訂定37道儀程。2008年,始設春祭,儀程濃縮為29道,除了加入多國語言朗誦儒典以彰顯儒學在當代日益國際化的特點外,對禮、歌、樂、饌、佾舞等環節亦有所改良。相對於秋祭的古典、古樸,春祭更多了活潑靈動的青春化氣息。今年的主題是貼近學子心態的“祈學”,並向參禮民眾贈送“智慧饅頭”及印有《論語》句子的“學而時習之”膠紙帶。祭典結束後的才藝表演,更讓大成殿外一時變成了年輕學生的嘉年華。

  ●活化:精神不變形式創新

  “我們要先讓年輕人接近儒家傳統儀典,然後才談得到喜歡、了解和傳承。”今年53歲的孫瑞金是臺灣知名的祭孔音樂專家,執掌祭孔大典樂長之職已經27年,期間春秋兩祭的樂生和歌生都由他一手訓練。7年前,正是在他力推之下,經專家學者反覆研究論證,依傳統恢復“春祭”,並建立了一套有別於秋祭的禮徵。

  “春祭和秋祭最大的不同是音樂部分,而祭典中音樂非常重要,參禮者每一步,每一個動作,都是在音樂導引下進行。”孫瑞金告訴記者,秋祭中使用的音樂是依古代譜子訂定的,“一拍子到底,沒有變化,很單調。”他認為,無論宋、明、清,每一代都有當時代的祭孔音樂,現在,我們早就用白話文了,為什麼不能用現代的音樂來祭孔呢?

  27年前,孫瑞金偶然代替老師擔任當年孔廟秋祭的樂長,從此癡迷於此,再也沒有離開這個崗位。為了“做到最好”,他甚至於40“高齡”重回學院研讀碩士,方向就是“祭孔音樂”,把能翻到的古曲譜都釋讀個遍。2008年開始,他在堅持秋祭用古樂的同時,嘗試為春祭譜寫新曲,經2009年、2010年兩度修改,而在春祭中沿用下來。

  “歌詞沿用《詩經》的四言句式,咏唱的還是儒家思想和對老夫子的崇敬讚美,但換成了孩子們能懂的詞句。樂曲則多了旋律的變化,清新活潑。”

  “大樂必易、大禮必簡”,孫瑞金在春祭音樂中,以現代民族管弦樂團加入合唱團的演出,簡單樸素而隆重,而交響樂以現代合聲結構方式進行,較為華麗。

  “孔子本身是個活潑幽默,很注重教學方法的人。我相信我們的創意沒有違背他的原意。我希望年輕人能通過青春化的春祭,産生對儒家典儀和傳統文化的興趣,能有更多的人願意去深入了解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才有可能把祭孔的一整套音樂、制度、禮節,完善地留下來。”孫瑞金説,“我把這稱為‘反向操作’。”

  ●傳承:讓更多的孩子在參與中學習

  無論是春祭還是秋祭,臺北祭孔典禮中的大部分職司都由附近大、中、小學各年級學生擔任。孫瑞金介紹説:“古代祭孔典禮中,禮、樂、佾、歌、饌生多由15歲左右的少年擔任,我們以中學生為主,是符合古禮的。各年級學生都有參與,也讓儀典的傳承進入了教育體系的各環節,這正是我們的目的。”

  27年來,孫瑞金指導過的樂生和歌生差不多有2000人。“音樂還相對簡單,關鍵是行止儀態的訓練。這也是同學們修習儒家的恭謹、謙和、高貴內涵的過程。”音樂之外的習儀訓練需要提前幾個月甚至一年進行。

  隨鼓點五步一頓,走出“誠于中,形于外”的氣質,在儀式中體現秩序之美。饌生指導老師董麗琪表示,在祭典中,不論擔任哪一個角色,都需要高度的專注力、穩定度、協調性,還要有絕佳默契,注意與隊伍對齊,像饌生手捧裝有饌品之籩、豆,隨音樂節奏進入大成殿獻饌,身子要站挺,儀態中要有發自內心的恭敬穩重。

  看似簡單的步子,走得合格大不容易。饌生捧進時,雙手要環抱呈現水滴狀,不能靠近胸前。為了呈現穩定感,擔任饌生的大同大學同學們模擬真實籩、豆重量,抱持著重量1.5公斤的水瓶練習,持續動作四分鐘。即使雙手發抖,仍要保持微笑。排在第一位的饌生王惠瑩説:“每天一有空就聽音樂、對拍子,生怕起步拍子不對,後面的人會跟著全錯。”許多同學也笑著表示,這些日子真正感受到何謂“餘音繞梁”了!

  “一生可能只有一次機會站在祭孔大典上,很榮耀。”參與祭典的學生幾乎是每次一換,曾經擔任樂生的張鉑洺説,中學時參與祭孔的經歷讓他學到了如何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不同的事情,學到了對傳統典儀的恭謹尊重。

  ●推廣:儒家典儀走親民路線

  傳承並非事事順利。經費有限,也有曾經長期參與祭典的學校因太多家長反對而退出,理由是怕影響學生課業。孫瑞金最擔心的是,他擔任祭孔典禮樂長已經27年,至今沒找到可以替他的人,“萬一哪天我病倒了怎麼辦?”孫瑞金説,他能選擇的只有堅守,他一度因身體生病而推辭大部份工作,但仍堅守孔廟樂長一職,“祭孔音樂的傳承不能斷在我手裏。”

  孫瑞金試著向更廣泛的人群推廣祭孔文化。他指導志工(志願者)學習祭儀上的佾舞,每週六、日上午9時在臺北孔廟大成殿前丹墀表演,名為“雅樂舞”。這群佾舞志工一半年齡超過65歲,“他們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讓我很感動”。孫瑞金希望將來可以把佾舞推廣成為“廣場舞”,“想像一下,幾百上千人右手執羽,左手執管,一同舞起典雅古風,是多麼美好的圖景。”

  為了讓民眾親近、了解、習練儒家典儀,臺北孔廟頻出新招,讓儒家的儀典“親民”起來。除了春秋兩祭。聯合成年禮為一年一度舉行,平時還有拜師禮、考生祈福的儀式,儀式規程和頌祝禱文以中、英、韓、日等國語文張挂于大成殿外,讓民眾隨時可自助行禮。廟方還一度嘗試過舉辦儒家婚禮。儒家典儀不再是故紙堆中的記載,而變成了民眾生活的一部分。

  相關連結

  ■佾舞

  祭孔之釋奠佾舞簡稱佾舞,為祭祀中表演的舞蹈,源於宗廟宮廷雅樂舞,舞者稱為“佾生”,右手執羽,常用雉尾,左手執籥,即短笛形的竹管,分別有立容、立聲之意。

  佾是隊伍的行列,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臺北春祭常用六佾舞(6行6列共36人),秋祭則用更為隆重的八佾舞(8行8列64人)。記者 葉紅梅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