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白先勇獲臺當局文化大獎 稱這是新年最好禮物

時間:2014年01月07日 13: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白先勇獲臺當局文化大獎稱這是新年最好禮物

  中新網1月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當局“文化部”6日公佈第33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名單,由資深作家白先勇、前輩建築師王大閎獲得此殊榮,預計2月27日舉行頒獎典禮。

  第33屆“行政院”文化獎得獎者之一的白先勇,1960年與歐陽子、王文興、陳若曦等人創辦“現代文學”,成為臺灣1960年代啟蒙文學思潮的重要期刊。

  白先勇先後出版《臺北人》、《孽子》等短長篇小説,佈局精巧,文字洗練,深刻描繪動蕩時代裏的卑微人性。近年來更投身推廣崑曲藝術,讓年輕人用當代眼光重新擁抱傳統經典,文化成就卓越。

  另一名得獎人王大閎,早年在英、美接受完整現代建築教育,深諳建築所傳達的文明意涵與公共價值。赴臺後透過融貫東西、有容乃大的建築設計,樹立戰後臺灣的人文地標。尤其代表作臺北孫中山紀念館,跳脫傳統宮殿式風格,運用現代營建技法,展現博愛、包容、親和的優美文化形象,使王大閎素有“建築詩人”美譽。

  “文化部長”龍應臺得知兩人獲獎後,深覺實至名歸,特別致電錶達賀意。王大閎因身體不適,由長子王守正代為接聽,王守正直説,“這是開春最好的消息了”;而白先勇説,“原來自己得了最大獎,這是新年最好的禮物,太開心了”。

  龍應臺表示,白先勇的小説,用小人物淬煉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刻劃人性絲絲入扣,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華文讀者;王大閎的建築,在方與圓、力與美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凝固的建築體卻有著流動的思想,讓城市地標成為生活裏的美好記憶。

  龍應臺説,“兩位得主半世紀來的文化成就,也正是臺灣文化特質的寫照─深沉、篤定、內斂。”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