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臺北5年後將不設公有納骨位 盼市民響應環保葬

時間:2013年11月29日 08: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11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北市殯葬管理處長吳坤宏今天(27日)説,依使用需求推估,2018年後無公有納骨設施供市民使用,盼大家多響應環保葬。

  臺北市民政局今天舉行“臺北市多元環保葬名人代言”記者會,邀請董氏基金會終身義工陳淑麗代言多元環保葬大使,並和民政局長黃呂錦茹及吳坤宏共同簽署身前預約環保葬。

  吳坤宏表示,為落實“節葬”與“簡葬”的殯葬政策,殯葬處從2003年起推行環保葬迄今已10年,從最初的海葬、樹葬到花葬,讓整個環保自然葬增加更多元選擇。

  陳淑麗表示,自己是環保的身體實踐者,在1983年就立下口頭遺囑想要路葬,後來才知道這是違規的,所以非常支援民政局推動環保葬觀念,盡完一生責任後,應該留下好山好水給子孫,不需和活人爭地。

  她説,自己身後將先選擇樹葬,還能略盡最後力量,讓樹木維持水土保持功能,若名額已滿就改選花葬或海葬,重要的是,不論是一片美麗花海或樹林,最後能為自己曾經生長的地方,盡最後一點力量。

  黃呂錦茹指出,根據多元環保葬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臺北市文山區富德公墓樹葬區從2003年起,迄今共有4835人進行樹葬;其中,今年截至11月底約有1219名參加,初估參加人數相較2009年的550位,已逾2倍。

  海葬部分,從2003年至今共277名參加,2013年已有52位參加,參加人數也較2009年25位的2倍多;為縮短民眾等待時間,臺北市聯合海葬以往每年僅辦理1場,從2014年起將增辦為4場。

  另外,黃呂錦茹表示,陽明山第一公墓新辟建花葬區也在今年10月啟用,迄今有82名選用。綜合上述數據顯示,參加環保葬的人數逐年攀升,民眾觀念逐步改變。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