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TVB“潛規則”禍害不淺 臺柱離巢演員斷層

時間:2013年11月27日 15:13 來源:新快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每年,TVB都有盛大的頒獎禮展示和諧團結的一面。然而,歡樂的表像背後,TVB被內地的電視同行不斷挖角與趕超。

  把脈TVB&ATV

  “感情的事呢,是不能強求的。”曾經給過觀眾無數希望和念想的TVB,近年來卻屢屢成為網友吐槽對象,“TVB體”的走紅可以説是網友和TVB“分手”的強烈訊號。而“分手”理由,幾乎每個人都能寫出好幾個來。此前,已有網友借用“TVB體”發出了調侃,危機重重,個個致命,會死人的,吶,唔好話我冇提醒你……也有人隨時語重心長地給“安慰”:“所謂吉人自有天相”,“做人最要緊的就是開心”,“餓不餓,我給你煮碗麵”……

  一台獨大體制混亂

  《金枝欲孽》簡直就是TVB內部寫照啊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亞視、有線臺等對TVB的影響根本微不足道。沒有對手,一台獨大,TVB幾乎壟斷了香港的電視業。當了大哥,誰還不擺擺譜啊?於是臺裏出了各種規範、各種苛刻,讓眾多藝人在離巢後均大吐苦水:為了爭取演出、掙錢糊口、實現夢想,對一個長年要求藝人24小時開工、薪酬卻只有內地藝人三四分之一的公司默默妥協著。

  除了壟斷,TVB內部體制混亂也曾爆出不少新聞,連內地觀眾都能像講故事一樣對“玲雲”、“珍梁”的派系鬥爭娓娓道來。據港媒披露,TVB高層自相“殘殺”的內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玲雲暗鬥”、“珍梁之爭”絕對比任何一部港劇都精彩。其中,鬧得比較大的是前藝人主管陳志雲和樂易玲的紛爭:此前陳志雲因涉貪事件被捕,本以為他將徹底失勢,沒想到峰迴路轉,陳志雲高調復職,樂易玲則一度被傳會調至邵氏電影,無線將成為陳志雲的江山;不過,最終局面再次掉了個頭,陳志雲于2012年3月離開無線,樂易玲仍地位穩固。而在製作方面,也有曾勵珍和梁家樹兩大派系鬥生鬥死,“2006年,曾勵珍以精簡人手為由逼走梁家樹老婆蕭笑鳴,古天樂、宣萱過去都是蕭笑鳴的愛將,因此古天樂合約到期了也沒有續約。梁家樹原本是曾勵珍的下屬,2008年梁家樹升職和曾勵珍平起平坐,兩人惡鬥升級。曾勵珍在TVB口碑一般,樹敵不少,但大多數都敢怒不敢言。不過曾勵珍看人很準,陳豪就是曾勵珍一手捧紅的。”

  據報道,TVB各派系間的鬥爭越來越公開化,2008年,還傳出六叔要親自出面穩定局勢,擺“和頭酒”讓高層們停止惡鬥。如今,陳志雲離開後,又變成了樂易玲和曾勵珍兩大陣營的鬥爭,去年本有意離職的樂易玲,後獲得TVB加四成人工,勢力更大;逼得曾勵珍緊急應對,把前無線高層馮美基(May姐)召回巢,以免樂易玲坐大。“高層惡鬥,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令藝人人心渙散,因為要忙著觀察局勢和站隊。”

  創作停滯精髓已死

  編劇技窮TVB只剩“豪門爭産”劇

  TVB曾是華語電視劇標桿,但近年被詬病最多的就是電視劇創意本身,臺詞和故事橋段翻來覆去地使用,幾十年沒進步,之前走紅的“TVB體”就是一個例證,網友吐槽説大多數TVB劇幾乎是看了開頭就能預見結尾,更有人給TVB總結了幾大“定律”,包括“死人”、“出軌”、“強姦”等,認為“編劇技窮是致命傷,內容持續無新意必將損耗TVB的核心競爭力”。

  而造成創作停滯的原因,主要的還是TVB“流水作業”的創作。編審鮑偉聰曾在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説,“這些前段、臺詞反覆出現,是因為TVB的工作方式還是流水作業,處於比較傳統和保守的氣氛。”像演員要求改劇本這種情況在TVB幾乎不可能,“TVB的操作實在太系統了,為了進度是幾組人一起拍,譬如1至5集是一個導演,6至10集是另一個導演,演員錯開,全部同期開拍。編劇寫劇本時要做到分散之中又有集中,挺有難度。這也讓演員不可能隨意改劇本,你改了自己的部分,那其他人和後面的戲怎麼辦?”鮑偉聰表示,長年累月在一個工作環境下工作,編劇們已經習慣了一些套路,就像工廠裏面的熟手技工,做出來的東西都差不多。而且一些編劇雖然想做一些新的東西,但是最後編審修改的時候又刪除了,因為編審要看很多稿本,改著改著又容易拿出自己熟手的一套。近幾年高層也參與進來,很多創新題材難逃被槍斃厄運。“他們只喜歡聽豪門爭産,或者家庭鬥爭的故事。”

  臺柱離巢演員斷層

  “潛規則”禍害不淺,“不聽話者”無出頭之日

  內地影視業蓬勃發展,香港藝人紛紛北上。至今,“離巢熱”持續也有幾年了。

  在鄧萃雯、佘詩曼、林保怡等一線小生花旦毅然北上後,TVB藝人中能鎮場的已經所剩無幾,而近年來漸漸出頭的陳豪、謝天華和楊怡等人也紛紛在今年約滿後不再續約。幾年間,“臺柱”幾乎傾巢而出,連TVB本身都倍感壓力。

  據林奕華在《等待香港》一書中爆料説,無線當年對於藝人簽約的作風非常強硬,就算“跳槽”,也可以構成永不錄用的罪名。而如今,TVB是到處打人情牌邀請老牌藝人回巢,可惜許多老藝人紛紛拒簽“賣身契”,鄧萃雯就曾放話説,自己已經一把年紀,難道還簽10年賣身契嗎?她一年只拍一兩套劇,是否做“親生仔女”也無所謂。

  在新人上位的速度趕不上老人離巢或退休的速度後,斷層就已經非常明顯。有網友曾詬病説:佘詩曼、陳豪、林峰這一批30多歲的演員在扮了多年“少男少女”後還得繼續裝嫩,20多歲的鐘嘉欣、陳法拉等人卻只能演出“無知少女”的味道。

  有業內人士分析説,造成演員青黃不接的局面,TVB本身的“潛規則”是罪魁禍首。雖然TVB有自己的藝員培訓班,每年也有香港小姐等比賽,但新人在臺裏上位特別不容易,“主角總是給老人,新人一般都是從打醬油開始慢慢熬,一夜成名的神話太罕見,典型現象就是花旦們大多都是30歲之後才能熬出頭,卻還要假扮20歲少女,如佘詩曼、郭羨妮等。”

  另外,TVB還有個傳統,就是不管實力如何先優待聽話者,今年“視後”大熱人選鐘嘉欣,就是“夠聽話但演技一直受詬病”的例子,此外還有前一陣備受力捧的茍蕓慧等小花,也是遭批的對象。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