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國際專家獻策如何用圖書構建“一帶一路”

2017年08月25日 08:31: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8月24日電 (記者 陳溯)2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辦的“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出版合作座談會在京召開。來自俄羅斯、墨西哥、新加坡等國的知名出版機構代表和專家學者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專家就發揮研究成果及圖書産品在“一帶一路”中的推動與促進作用展開討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趙劍英在致辭中表示,在新的世界格局之下,“一帶一路”對世界的發展,對前沿化社會的推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帶一路”提出以來國際社會反響熱烈。因此,在“一帶一路”這樣一個框架下如何進行國際出版合作,包括研究的合作,是出版界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黃平表示,出版界有很多事情可做,“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研究在先,政府主導,企業跟進,法律保障,輿論配合,研究和出版配合,通過出版社的渠道推薦給海外當地社會。

  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室主任薛力指出,現在在中國關於“一帶一路”的研究成果非常多,經過搜索,今年年初關於“一帶一路”的成果已經達到了17000多篇,但是這些成果真正被譯成外文的還非常少,變成書的更少,未來可以著重將這些研究成果編纂成書往海外推送。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墨西哥研究中心主任吉列爾莫·普利多認為,參與到中國政府“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國家和地區都有著不同的、屬於自身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的演進和變革路徑。“一帶一路”倡議創造了一個通過商業和貿易將各個社會聯結起來的機會,也勢必會帶來思想與文化方面的交融與交鋒。正如談論商業路線一樣,形成一條出版合作的路線同樣重要。除了貿易上同中國的合作,墨西哥也非常想了解中國,了解它的歷史和文化,也希望中國能夠來了解墨西哥的歷史和文化。在這個問題上,書是雙方最好的聯結。

  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北京辦事處助理總監史泓冰表示,“一帶一路”不僅代表著未來世界經濟的藍圖,更代表了豐富的商機和無限的可能。海外出版社對“一帶一路”充滿期待,“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提出,使得新加坡的東西方文化交匯的橋頭堡作用凸顯,希望按照“交流、合作、共贏”的原則加強與中國出版社的合作。

  俄羅斯道統東方文學出版社代理、漢學家、出版家鳳玲認為,學術類圖書走進讀者,一個高水準的譯者十分重要,需要對當地人文歷史、社會科學有深入理解,但這樣的專家十分稀缺。(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