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透視】
以非遺為典型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的DNA、是我們的根與魂,更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內在支撐。因此,保護傳承非遺刻不容緩,而用鮮活的非遺教育打造文化傳承的主渠道,則是教育界應該努力的一個方向。
非遺教育開端可喜
目前,我國已經有1986名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294名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還有更多的市縣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非遺愛好者、參與者、關注者更是不計其數。這與非遺教育在不同層面得以廣泛開展是分不開的。文化、教育界參與非遺傳承與教育的熱情逐年高漲,新的非遺機構、非遺刊物、非遺進校園進社區等充滿生氣。越來越多的普通學校加入到非遺知識、技藝、活動中,從而擴大非遺宣傳、豐富校園文化。非遺教育呈現勃勃生機。
文化部自2015年4月始,啟動了對傳承人群分批次普及培訓、研修研習試點。部門之間攜手非遺教育也開始起步,文化部聯合教育部于2015年11月正式在全國範圍實施非遺傳承人研培計劃。試點院校先後舉辦了26期普及培訓班和9期研修班,培訓學員1800人次。隨後出臺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2016—2020)》提出,5年內培訓人數要達到10萬人次。“強基礎、增學養、拓眼界”,傳承人群教育計劃的實施將大大提升傳承人群的文化自信水準。
其實,早在2010年6月,教育部就舉辦“全國首屆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洽會”,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的100多所學校2000余件作品參展,安徽省教育廳組成了非遺教育成果主題展。之後,非物質文化遺産教育工作在全國各地紛紛開展起來,開設非遺教育的學校也越來越多。2011年,教育部公佈了第一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旨在通過開展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活動,引領青少年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促進青少年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為大力提升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能力,推動相關職業院校辦出特色、提高教學品質和辦學水準,服務民族特色産業、文化産業的轉型升級,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民委三部委在2013年、2016年兩次遴選公佈了162個“全國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專業點”,為選拔和推出優秀藝術設計人才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搭建廣闊平臺。
任重道遠,文化自信路在腳下
非遺教育是搶救性的教育,刻不容緩。全國各級非遺項目總共87萬餘項,已有39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總數位居世界第一。1986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相當數量都已年屆高齡,有的已經離世。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面臨斷層之困。必須清醒地看到,非遺教育是獨具其教育規律的自成體系承前啟後的教育,是堅定文化自信走向世界的教育。我國非遺教育尚處於起步階段。現代教育作為非遺傳承的主渠道尚未形成,現代學校是作為非遺傳承的主陣地尚未構築。在非遺教育中堅定文化自信,亟待在解決四大課題上下功夫。
1、非遺教育亟待頂層設計
非遺凝結和傳遞著一個民族和地域的歷史記憶、共同情感和經驗智慧,是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源泉,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內容,是發展文化産業的重要資源。一方面,我國非遺資源量大面廣品高質優,情況多樣;另一方面,非遺的消亡也在加速。而非遺教育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産本體研究、學科、專業、課程、教材、師資建設諸方面。同時,從義務教育學校、普通高校到職業技術學校,各層次、類別、行業的非遺教育既有共性,又有各自不同特點。非遺教育總體開展與提高,需要跨學科的融合,更需要跨部門、跨機構的合作。當前亟須對非遺教育進行總體、頂層研究,形成共識,作出規劃,以便於各類非遺教育的推進、發展。教育、文化、民委等相關部門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的要求,出臺有關規定,以規範學校、指導各類主體開展非遺教育。
2、非遺研究亟待理論探索
由於我國的非遺教育尚處於自發鬆散各自為政的初級階段,非遺教育研究工作起步更晚,因此,有關非遺教育的知識體系、價值體系、學科體系構建等重大理論問題,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足。諸如非遺教育如何促進傳承人的文化素質、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使現代傳承人綜合素質和能力更高;如何通過非遺教育讓非遺融入現實生活,重新挖掘和闡發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如何通過非遺教育促進産業和職業群,在未來的經濟和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非遺教育如何帶動相關研究開發的升級,使我國非遺事業更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等等,都離不開非遺教育的理論研究。可以説,沒有非遺教育基礎理論的支撐,就沒有非遺教育的科學化發展。
3、非遺教育主體亟待明確
非遺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非遺教育當然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但與非遺社會宣傳比較,學校非遺教育的作用、意義無疑更深遠和重要。一方面,青少年處於文化啟蒙、人格養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非遺教育從娃娃抓起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國民教育學校的文化教育資源豐富、完整,有進行系統全面傳統文化教育以及與其他學科融合的教育和研究的最佳條件。而且,任何形式的社會非遺教育宣傳都不可能送達所有人,唯有通過一代代的學校教育,才能觸及每一個公民,形成全社會、全民族的文化認同。因此,面向全體學生進行非遺教育、培養各層次非遺工作人才以及開展相關研究,是教育系統無可替代、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培養非遺傳承人,教育是主渠道,學校是主陣地。學校理應是非遺教育的主體。
4、非遺教育體系亟待建立
當今,非遺保護傳承已經上升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非遺教育是融合多門類教育特點的新型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運動正在中國蓬勃開展,雖然全國各地的教育機構不斷地進行了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進教室、進教材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但在我國教育結構體系中,非遺中、高等教育,尤其是非遺高等教育,除原來的藝術院校、藝術專業外,仍是一個空白。高層次、高素質非遺事業從業人才的培養困難重重,非遺相應技術、文化、開發的研究,也相對滯後。
儘管一些院校開展了非遺教育工作,設置一些相關的課程,但是在這項教育工作中存在著不專業的現象。比如藝術院校將原本的設計藝術學專業設置為“傳統工藝美術”,將原本的戲曲文學專業設置為“傳統戲曲”等,這些課程看起來是專業性的,但其涉及的內容往往學科化有餘,傳統性傳承性並不強。
非遺的地域性、獨特性、歷史性、藝術性、搶救性等特徵,決定了非遺教育有其獨特教育規律,非遺教育應該是自成體系的教育。
當前,亟待創立有別於普通高校的非遺教育高等院校,從而引領非遺教育在各階段的開展。通過幼兒非遺啟蒙教育培養非物質文化的熱愛者;通過少年非遺認知教育培養非物質文化的認同者;通過青年非遺能力教育培養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者;通過學校非遺教育引領全社會的非遺文化認同,從而使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真正的保護和傳承。
在非遺教育中堅定文化自信,非遺教育頂層設計是前提,非遺教育理論指導是關鍵,非遺教育主體明確是基礎,非遺教育體系建立是根本。只有在先進非遺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才能科學地進行非遺教育的頂層設計,通過頂層設計的統領,明確非遺教育主體責任,建立非遺教育體系,探索非遺教育規律。我們期待:伴隨著非遺教育體系的逐步建立,一個覆蓋全體學生、體系完整、重點突出、聯繫社會的學校非遺教育,一定會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于日錦(安徽省行知學校校長、安徽非遺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非遺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長)
《光明日報》( 2017年08月24日 14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