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石龍見尾不見首。
“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張獻忠千船沉銀的傳説,一直為人津津樂道,而這首一直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流傳數百年的童謠,也成為無數人追求張獻忠財寶的“尋銀訣”。
繼考古專家在去年底確定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為張獻忠沉銀地之後,當地3月14日對“尋銀訣”所涉“石龍”啟動保護工程。專家和技術人員將對石龍進行全面清淤,被埋土中的龍頭、龍身有望在數月內“重見天日”。
傳説
張獻忠沉船留金銀
張獻忠是陜西延安人,明朝崇禎三年(1630年)在米脂參加農民起義,號稱“八大王”。1643年後,張獻忠佔據武昌、長沙,控制湖南全省、湖北南部等地區。1644年,張獻忠攻破成都,在成都稱帝,建國號“大西”,改元“大順”,以成都為西京。
張獻忠在成都立足不久,就與南進的清軍展開惡戰。1646年,張獻忠在四川西充鳳凰山與清軍戰鬥時被箭射死。歷史文獻和民間傳説都稱張獻忠兵敗四川時曾有大量金銀沉江。
當地一直流傳著“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的童謠。“小時候,我就聽父親説起過那段傳説,但那都是零星半點的。”83歲的江口人雷前銀説,一代代傳下來的核心內容就是,這一帶河心有寶,都是張獻忠沉船留下來的。“不是2005年有人在這裡撿到寶,我都不打算把這些傳説傳下去了。”
石龍
若隱若現全國少見
此次當地啟動保護的“石龍”,在民間流傳的“尋銀訣”中早有描述。這條石龍隱藏在江口鎮石龍村一片山間竹林中,半掩埋于山崖上,龍身若隱若現,造型古樸。
都説神龍見首不見尾,為何石龍見尾不見首?57歲的彭山文管所文物保管員趙尚春指著腳下一堆泥土,“這兒就是龍頭。”
1984年,趙尚春曾參與過清理工作,見過龍頭真容。“這裡有個一米見方的池子,龍在這裡喝水。現在水池被泥草蓋了,龍頭也看不見了。”趙尚春説,“水從池邊往外流,遊龍戲水,好看得很!”在他的指引下,果然在雜草叢中找到了池壁,池壁上巧妙地設有孔,靜心屏息,還能隱隱聽到雜草下咕咕的泉水聲。
“石龍是全國少見的、保存完整的高浮雕摩崖造像。”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吳天文説,經文物管理部門批准,整個保護工程預計將持續3個月,石龍將全面清淤,重見天日。
專家
鬥寶大會擺24間屋
去年底,來自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等單位的10余名專家聚集彭山,對沉銀遺址、文物進行研討後出具意見書認為:通過與歷史文獻相比較,基本可以確定“江口沉銀”的記載可信,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即為歷史記載的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
國家清史纂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張建斌先生撰文記載了這樣的説法:崇禎皇帝和張獻忠相比也只能算是“小戶”。張獻忠曾在成都舉辦鬥寶大會,24間屋子擺滿奇珍異寶、金錠銀錠。有歷史學家粗略估算了一下,張獻忠至少擁有千萬兩白銀。按明末一兩白銀折合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300元人民幣計算,他擁有相當於現在30億人民幣的財富。但張獻忠聚斂的財寶去向,成了謎。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