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特色小書店依賴創意生存:從賣二手書到不打烊(圖)

2016年03月16日 08:04:00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一家散發溫暖氣息的現代城市書店,也會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林清清

  書店就是賣書的——這已經是上個世紀的生存之道。曾經生存方式簡單的實體書店,在網路大潮衝擊下,紛紛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而本來就更多地以個人趣味設立的特色小書店,從生存之初就有鮮明個性,反倒依賴創意生存在這商業競爭激烈的時代。

  書店不僅僅可以買書看書,現在還可以這樣玩——

  彼得貓古本店

  A、彼得貓古本店

  “小書店”開出廣州大書墟

  【理念】

  小而美的有機二手閱讀

  在這個“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書店”裏,長113釐米,寬113釐米的數字從未變過。一面原木色的書架,一面可以望到老城區馬路與騎樓的窗戶,再加上一面隔著樓梯的玻璃墻,這樣的格局也一直沒變。這個“如果你要坐進去看本書,就沒有多餘位子給其他人”的二手書店,不僅一直小而美地生存在北京路口這個自明宋就已濃厚商業氣息的地點,更持續6年舉辦了聲勢浩大的廣州書墟。

  二手書店應該窗明几淨,應該小而美,這是彼得貓古本店的最基本宗旨。“我喜歡看到一本二手書很乾淨地被放在一個很好的環境中的樣子,這是它的尊嚴。儘管我承認二手書店應該有著多樣性,但我個人還是喜歡美的東西。”創始人彼得貓對羊城晚報記者説。

  用一個小而美的二手書店,令二手書“舊物活化”,甚至連可傳遞多人的閱讀行為也變得“有機環保”,這也相當於舊建築的活化保育。但是,“古本店並不希望復古變成潮文化,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才會可持續。”

  【新玩】

  懷舊書墟成為創意工作坊

  只能容納2個人的書店,要如何盈利?這個似乎不必擔心。因為彼得貓古本店的聲名在外,不僅僅因為它的小。

  每年一度的書墟已經成為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文藝盛事,至今已連續舉辦了6屆。創始人彼得貓找來“有意思的人”,每個人拖著一行李箱的書來到書墟,在彼得貓古本店所在地的樓下現場擺攤——書店所在地本身就是一個老騎樓改建的概念會所,二樓花店、三樓展覽空間都可直接變身成書墟現場。而參加書墟的其他觀眾,也只需要攜帶一本自己認為有意思的二手書作為入場券即可入內。書墟期間密集的講座,往往令華南地區文藝青年興奮不已奔相走告。最近一次的規模,更延伸至近50位來自全國各地區的作家、設計師、文化人擺陣二手書攤,近30場馬拉松式的講座、演出與工作坊。

  夏夜在樹屋上即興朗誦詩歌,午後在花園裏體驗簡易版的活字印刷,甚至請來“女書”的傳承人現場教授“全世界只有7個人懂”的女書……與書有關的不同主題的工作坊,成為每年書墟的“歡慶項目”,報名名額常常是推出一天內即告報滿。怎麼會需要擔心粉絲們對這小小的二手書店煩悶膩味?

  小而美的二手書店,只是書店生活的起點。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的書墟,在創意賣書的同時,也給這個城市的人們提供更多角度的文化體驗平臺。

  免費閱讀區,氛圍如同圖書館

  B、1200bookshop

  在24小時不打烊書店裏可以幹什麼

  樓梯兩旁堆滿了書和留言,深夜觀看別人的故事也是好消遣

  【理念】

  挑燈看書、刷夜、睡行軍床

  現代都市是不夜城。既然有了24小時便利店,為何不能有24小時不打烊書店?在繁華的體育東路上,隨時可以進入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看書、喝咖啡、聽有意思的人分享他的“深夜故事”,甚至可以申請去做“守夜人”,免費睡行軍床——你可以想像如果每個城市都有這樣一個書店,你大概可以做一個美好的免費週游計劃吧?事實上,的確有人在第二天早班機離開前,拖著行李箱來這裡“刷夜”。

  作為廣州首家24小時書店1200bookshop體育東店,150平方空間不算太大,卻規劃出兩層不同分區。佔據了店面一半面積的免費閱讀區和消費閱讀區,在週六晚上10點,熱門到每張桌子都坐了人,上座率超過70%。二三十人同時看書,沒有人説話的嘈雜聲,卻不是絕對安靜,很自然的翻書聲與咖啡機磨豆的聲音,令你放心自如地在書店裏行走。櫃檯上有標識清晰的自助加水區,也有“為方便他人,每次限取閱3本”的提示。櫃檯旁的墻上,還貼著一張告示,表明店裏的義工有兩位聽障女生,需要用筆交流,請大家耐心放慢交流速度,讓人看著就感到溫暖。

  由於24小時不打烊,這裡還為守夜的“沙發客”提供休息空間。申請當免費入住的沙發客,條件很簡單:年滿18周歲,提前一週提交預約申請,以及一週內最多申請三天。志願者與普通消費者的入住條件是一樣的,這個體驗項目備受熱捧,往往是提前一個月就已預約已滿。

  與體育東店相隔一年開張的天河北店,面積更開闊,24小時概念以及著名的行軍床都在,但氣氛稍有不同。1200bookshop創始人劉二囍對羊城晚報記者介紹,體育東店的人流更年輕與文藝范些,作為精神交流場所的體現更多些。每週末深夜12點,會有“深夜故事”分享會。而天河北店,臨近中産社區,不但選書的類型會有相應調整,連格局設置也會更符合周圍的生活習慣。例如天河北的活動主要是新書分享會和一些藝術課堂,基本設在常規的黃金時間,不會在深夜。

  門口的磚墻上,留著參加過“深夜故事”分享會的“名人簽名”

  【新玩】

  比“網際網路+”更實在的“書店+”

  為一個城市留一盞閱讀夜燈,能夠成為一個模式生存下來,細節很重要。單純靠賣書為生,在網際網路經濟的今天的確有些不切實際。開業之初,劉二囍預計餐飲收入與售書收入比例大約是8:2,實際運作下來,基本也如此。“沒有虧錢,但也還未能帶來更多的利潤。如果想成為良性發展的品牌,可能還應該開發更多的能提供經濟來源的模式。”

  作為廣州首家24小時書店1200bookshop,2014年7月12日開張的體育東路店曾經很轟動,城中文藝青年奔相走告,以至於在開張首個週末便創下書籍銷售額過萬元的好成績。當時人們還認為這是一個理想主義的想法。但當一年後的2015年7月11日,當劉二囍在天河北開出第三家24小時書店時,大家才覺得,理想主義的確能在網際網路經濟橫掃一切傳統業態的今天,找到生存之道。

  相比時興的“網際網路+”概念,劉二囍也有“書店+”概唸有待實現。“我總結自己開24小時書店的經驗,創意和模式很重要。書店也可以有創新業態,但若只是單純地重復24小時模式,有點乏味。”劉二囍對羊城晚報記者透露,目前最新形式的24小時書店還在籌備中,也許不久的未來會有與城市青旅結合的24小時書店出現。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