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影視劇購銷、大型節目演出,有些單位設備採購多是單一來源,有些不進行招投標程式……中紀委委員、中紀委駐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紀檢組組長李秋芳表示,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不是清水衙門”“有它的一些腐敗風險”,表示今年將在此基礎上深入調查,並同時制定約束機制,這一表態引起各方關注。
近年來,影視業內的貪腐案件時有曝出。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影視業社會影響面大,涉及面廣,與民眾聯繫度深,破除影視業等領域的“潛規則”,紮緊制度的藩籬,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是百姓之盼。
影視劇購銷—製作、交易多存貓膩
近年來,影視劇製作行業供大於求,“購劇權”為少數人敲定,製片方為了上片只能儘量滿足播出方的“各種要求”。
一位演出經紀公司的人士向記者表示,有國有製作單位和機構通過給編輯、演職人員虛報高額製作費和報酬的情況,一些人暗地裏得以牟利。中紀委曾通報2014年廣電部門一名電視劇審查員幫助多部電視劇通過審核,借此受賄30余萬元。而在一些地方政府投資的影片中,製作方為在片中“挂職”的當地領導變相發勞務費的現象也常有發生。
大型節目演出—公款買單賺吆喝暗藏腐敗
這些年來,一些地方政府患上了愛承辦大型文藝演出活動的“怪病”,地方領導坐在觀眾前排,並登臺講話,甚至還要參演“露一手”。“地方承辦的演出活動裏面‘自由度’很高,一些政府部門樂意買單。”河北某演出策劃公司負責人指出。“幾百萬演出費用,這筆賬怎麼走,還真説不清楚。”重慶一位長期從事舞臺策劃的人士説,演出的票房也是一大收入,但要票、送票的情況也很多,票務裏存在著不小的腐敗空間。
衛星節目落地—缺乏規範定價依據
記者採訪業內專業人士獲悉,衛星頻道上星後目前傳輸方式有三種:一是通過家裝地面“衛星鍋”直接接收;二是通過電信聯通等通訊運營商進行覆蓋;三是更多通過各地有線電視網路運營商進行覆蓋。據介紹,衛視頻道上星後,要與地方有線電視運營商進行議價,由運營商接收節目才能完成落地。“甲衛星節目想在乙省落地,就要和乙省有線電視運營商商討價錢,之後才能入駐本地。”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一位人士表示。
由於有線電視各地獨自管理,全國一地一價沒統一標準,落地費收取從幾萬元到幾千萬元不等,雙方議價中搞回扣、進行貪腐的空間很大。
廣告經營—回扣開路門道多
“一個廣告,能不能播、哪個臺播、哪個時段播、回扣多少?裏面門道很多。”業內人士指出,有些電視臺廣告中心的廣告製作費用抬得很高,就常有內部人幫客戶在外面找廣告代理吃回扣。有些電臺、電視臺能夠成為保健品、藥品廠家、專科醫院的專業臺,“變味”背後都是利益在作祟。
“不少廣告部門負責人因此落馬並不奇怪,這裡面的錢太多。”河北某電視臺一名幹部説。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的人士還表示,電視開展廣告業務,但同廣告商議價取決於自身收視水準,而國內有些第三方收視數據公司也存在收受衛視臺賄賂而因此造假。
打擊“潛規則”—兩大約束制度將出臺
李秋芳指出,2015年中紀委將制定《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從業人員廉潔行為規定》,同時將發動下屬社團簽訂《自律公約》,兩者結合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行業發展環境。
多位專家認為,抓好頂層設計、從嚴管控確為當務之急,需要儘快讓影視業正本清源,凈化行業風氣,贏得百姓口碑。
本欄報道均據新華社9日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