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哈爾濱7月28日電 題:留美博士的古影文化“中國夢”
作者:王棟樑
在不久前剛剛落幕的中俄博覽會上,一個特殊的影像展覽,引來了各界參會人士的紛紛駐足,那就是由宋琦明先生策劃的“古影博物館”歷史影像展覽,一幅幅拍攝于百餘年前的影像作品和歷經滄桑的木質相機,讓觀眾對世界攝影發展的歷史沿革一目了然,而在成功的舉辦這場展覽的同時,宋琦明籌建的中國首家“古影博物館”夢想也開始照進現實。
宋琦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博士,IMS文化基金會執行董事;因為對古影藝術癡迷的熱愛,宋琦明曾在喬治·伊斯曼國際攝影和電影博物館進修影像保存修復專業;進修畢業後一直致力於古典影像(1839--1888)的複製、修復以及保護工作,是目前世界範圍內為數不多的能同時掌握幾乎全部古典攝影技藝的專家之一。
記者見到宋琦明先生的時候,他正在忙於裝修自己即將在哈爾濱開幕的中國第一家古影藝術花園,“再有兩個月,就可以完工了,到時候我請你們過來參觀參觀。”宋琦明先生對即將完工的古影花園,滿臉憧憬。
“我打算在中國的五個城市先後建五個‘古影博物館’,第一個就在哈爾濱,因為我就是哈爾濱人嘛!”宋琦明先生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説,之所以選擇哈爾濱籌建首個古影博物館,除了自身的原因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哈爾濱是中國攝影史上重要節點城市。
“清朝的慈禧太后的第一張照片拍攝于1902年,而哈爾濱的第一家日本照相館早在1900年就開業了,日本人早兩年就率先把攝影技術引入了哈爾濱。”宋琦明介紹説,哈爾濱因為中東鐵路和俄僑文化的發展,在當時的中國是最早接觸西方新鮮攝影技術的城市,因此把第一家“古影博物館”選建在哈爾濱,也是尊重哈爾濱在攝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説起自己的“古影”夢想,宋琦明先生打開了話匣子,據他介紹,自從14歲時接觸了攝影以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這門藝術,在他深入的學習攝影和影像發展史後,宋琦明萌發了希望用自己週游各國所學到的影像技術和知識來填補中國的一段無法溯源的歷史空白的想法,於是回國以後,他便開始了行動。
“因為當古典攝影技術在西方發展起來的時候,我們的國家還處在鴉片戰爭的混亂之中,因此中國在這部分的文物館藏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方面基本處於空白的狀況,我希望通過自己在古典攝影工藝方面的知識、經驗和設備,拯救散落在博物館、圖書館甚至民間的珍稀歷史圖書資料,彌補中國攝影史無法溯源的現狀和遺憾。”宋琦明先生感觸的對中新社記者説。
宋琦明希望以自己的1000多件攝影史珍貴收藏為基礎,並且以館中館(博物館中的照相館)的形式,恢復曾經的哈爾濱第一間照相館,為這座城市帶來一個有內容、有歷史、有傳承、有互動的“活”博物館,
“我希望能定期舉辦攝影歷史和顯像技術的課堂,社會各個階層的愛好者都可以參與進來,讓更多的攝影愛好者也好、學生也好、專業的從業人員也好,都能知道和了解攝影的發展史、顯影的知識,讓人們知道攝影不是拍一張照片那麼簡單,它也是一個文化的沿革。”在談到博物館的運管模式時,宋琦明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説。
採訪的最後,宋琦明告訴中新社記者:“現在中國的五個城市我們基本已經都考察完了,正在和當地的政府接洽,哈爾濱的古影博物館也基本確定了,看著自己的夢想一點點實現的這種感覺很美妙。”
在這位“留美博士”的構想中,建成後的中國第一間古典攝影博物館,同時也會成為中國最全面的古典攝影研究中心和古典攝影全球衍生産品設計中心,並且有能力為中國培養出世界頂尖的古典攝影研究人才。(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