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康熙字典”成起名”金標準“ 專家:有兩萬條錯誤

時間:2014年07月25日 09:03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這兩天,《康熙字典》在網上成為熱詞。這源於一則微博:“中華書局出版的《康熙字典》常年保持年銷售量6000冊。這家出版社總編調查後發現,原來有取名者在大量使用,而且這本字典又因文字排版穩定,無差錯,不會輕易變更,成為最好的博彩業密碼工具書。”

  清代《康熙字典》在網路時代如此另作他用,一時間引發眾人熱議。但在另作他用的背後,隱藏的卻是人們對古風的盲目崇拜和盲目跟風。

  起名盯上老字典

  中華書局副總編輯顧青注意到了網上的微博和熱議,他證實説,這是他和朋友閒聊天時説的話,沒想到被發在了網上,“用《康熙字典》起名在網上隨處可見,而在香港等南方地區的博彩業也被頻繁使用,是聽圖書發行界的朋友説的。”

  如顧青所言,網站、微博、論壇、貼吧,利用《康熙字典》為孩子、公司起名的,確實聲勢浩大。

  四川宜賓的網友張林凱説,這幾天,一本《康熙字典》快被他翻破了,終於為一對出生不久的雙胞胎女兒取了名字,“兩個名字都是48劃,很吉祥。”起名公司則是利用《康熙字典》生財,這類買賣在網上鋪天蓋地,還標明瞭不同價碼,比如為個人起名288元、388元不等,為公司起名688元、988元不等。還有一些網站把網友輸入的名字,根據《康熙字典》的筆劃數,自動計算出名字的筆劃數,據此測出其一生的前程、命運、健康等。

  為何一定要以《康熙字典》為標準?一位“命理師”給出的解釋是:“如果説到姓名學的話,不管是繁體字或簡體字,都要以《康熙字典》部首、筆劃為正確筆劃數來論。”這位“命理師”説,目前公認的起名方法是“五格剖象法”,即依據姓名的筆劃數和一定規則建立起天格、地格、人格、總格、外格等五格數理關係,以此來推算人的命運。“我們所説的字的筆劃數,並不是習慣演算法所算的簡體筆劃數,而是以繁體字《康熙字典》的筆劃數為準。”他如此強調説。

  15種《康熙字典》跟著火

  與起名熱呼應的是,《康熙字典》各個版本均走勢良好。

  來自北京開卷監控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70種帶有“康熙字典”關鍵詞的圖書在圖書市場銷售。截至2014年6月,銷售前15名的《康熙字典》分別來自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華書局、上海書店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等,居榜首的是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語文詞典編輯室主任孫畢説:“《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2008年推出,我們也很奇怪,這本書從沒宣傳過,但售價180元的16開版本每年銷售一萬多冊,售價80元的32開本每年也能賣一萬冊。”他感嘆説,這對價格並不便宜的辭書來説,算是奇跡了。中華書局文史工具書編輯室主任侯笑如透露,中華書局版《康熙字典》每年銷量有6000冊至8000冊。

  老字典的常年熱銷,當然與其深遠、廣泛的影響有關係。四川辭書出版社原副社長冷玉龍説:“在臺灣、香港地區,以及韓國、日本,這本書長期得到廣泛認可。我曾在日本參加過漢字會議,遇到有爭議的字詞,一説《康熙字典》是如何處理的,大家就無話可説了。”

  但這本老字典重現青春,也有賴於人們對名字的普遍看重。侯笑如分析説,現在的人對名字的要求比較趨同,比如,都對孩子的前程、財富、運氣很看重,但又願意為孩子起個特立獨行的名字,“他們覺得國家頒布的通用漢字不夠用,願意用些冷僻字,所以就會在歷史用字中去尋找。”

  老字典錯誤率高

  網路時代,距今快300年的《康熙字典》被人們奉為取名的“金標準”,但《現代漢語詞典》主編韓敬體提醒讀者説,隨著國內古文字、古籍研究的不斷進步,越來越發現《康熙字典》存在很多錯誤。

  “如果把不同時代各位大家挑出的錯誤匯總起來,除去重復,恐怕仍然會有兩萬條之多。”韓敬體笑稱,《康熙字典》全書有450多萬字,錯誤若算作兩萬條,差錯率就高達萬分之四十四了。“從這個角度看,這本字典如果放在現在,根本就是一個不合格産品。”

  韓敬體提到的《康熙字典》錯誤主要有:字頭重出、注音失誤、釋義古今雜糅、釋義錯誤、缺漏義項、引用書目或篇名錯誤、年代誤記、引書斷句錯誤、引書正文與注文混淆、妄改原文、杜撰注文等。而關於這些錯訛,字典出版方有的在前言中給予了簡單説明。孫畢也表示:“目前大部分出版社還是以保持古字典的原貌為主,像我們的《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只是在注音、斷句上進行了一些嘗試,校訂本的《康熙字典》還未出版。”

  此外,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張書岩認為,《康熙字典》是按五行、天干地支來查字,一般人查字詞並不方便。相比之下,現在編的詞典搜尋方便,釋義也更全面,品種也更豐富。

  提倡使用規範漢字

  “《康熙字典》在字、字形的規範以及釋義方面,畢竟是古代的著作,很多都不適合現在了。大家還是要使用規範漢字。”韓敬體認為,過度追捧《康熙字典》,顯示出人們對古文字的盲目崇拜和盲目跟風,甚至還有迷信心理。

  “起名字不提倡大家用繁難的字。”韓敬體説,目前實行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共收字8105個,其中第三表中,把地名、姓氏、人名用字等放了進去,“我覺得起名字在這個範圍內最好,太過繁難,機器打不出來,人家也念不出來,會耽誤很多事。”

  韓敬體還奉勸那些“復古派”,“對待文字也要有歷史發展的觀點,不是越古老越好,那是考古學家的事。”而關於筆劃測命運,張書岩笑稱:“哪有那麼回事?我是不信的。”

  儘管如此,業內專家並不因此否認《康熙字典》在今天所具有的獨特價值。侯笑如説,這部字典每個字的背後都有小檔案,或簡單或複雜,或長或短,“如果大家哪怕是為了取名字,去了解更多的東西,去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又是糟粕,就更有意義了。”但侯笑如注意到,很少有人這樣做,大家往往很難靜下心去了解文字背後的世界。

  小知識

  《康熙字典》是清代皇帝清聖祖玄燁在康熙四十九年(西元1710年)三月下旨編纂的,由張玉書、陳廷敬二人任總閱官主持工作,組織當時翰林院的學士、編修三十人的編纂團隊,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刊刻成書。

  《康熙字典》是我國古代字書發展到頂峰的標誌之作,全書分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標識,每集又分為上、中、下三卷,共收錄漢字47035個。記者 路艷霞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