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海外華文媒體記者看青海藏區:安寧和諧、活力煥發

時間:2014年07月24日 01:4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內外記者一行與藏民家庭合影

海內外記者一行與藏民家庭合影(台灣網發 梁銓 攝)

  台灣網7月23日西寧消息 日前,來自海內外多家媒體的記者一行,在一週的時間裏,走訪青海多個藏區,了解和感受這裡的民族宗教文化與民生風情。

  安寧、富裕成為藏民生活主基調

  居住在哈勒景鄉哈勒景村的藏族老人尕布藏與蒙古族老伴拉毛措,熱情迎接了記者一行。約20年前,他們結束了遊牧生活,在政府的幫助下,修建了房屋開始定居。現在,他們有600多只羊、100多頭牛和近三千畝的牧場,每年能收入20多萬元。帶我們去的村幹部説,這在當地屬於中等收入水準。蒙古族老人拉毛扎西一家則屬於四個民族:老伴是回族,女婿是漢族,兒媳是蒙古族,在青海這個多民族地區,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他家除了放牧牲畜,還開辦了農家樂。許多藏民家庭都已經擁有私家車,並在鎮上購買了樓房。

  藏民家庭不僅能夠享受國家對藏區的各項補助政策,而且均已參加保險及農牧區新型合作醫療,在當地看病可享受80-90%的醫藥費報銷。家中的孩子在校就讀不僅能享受“兩免一補”(免費提供教科書、免雜費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的政策,每天還有政府提供的營養餐。

  尕布藏老人家裏挂著由鄉政府頒發的“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家庭”的獎牌,談到將來的願望,他笑著説,希望兩個孫子都能考上大學,自己能有機會到外面去走走、看看。

  記者們還注意到,藏民家中都挂有歷屆中央領導的肖像,據介紹,這也是藏區多年來的傳統。

  玉樹新生令人震撼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州發生強震。海外華僑華人第一時間發起相關賑災活動,為災區踴躍捐款,積極支援玉樹重建。

  參觀過地震廢墟遺址,再對比重建後的玉樹新貌,來自海外華文媒體的記者們表示非常欣慰。懷著“苦幹三年、跨越二十年”的信念,玉樹人民在全國人民以及海內外各界的援助下,建起了統一規劃、由政府資助建設的民居,設施先進、校舍整齊的校舍,以及完備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甚至在有的領域跨越了遠超二十年。玉樹州委、州政府作為最後的建設項目,現在還沒有搬入新辦公樓,仍然在板房中辦公。

  葡萄牙華人PT網站《葡新報》站長馬麗梅在日誌中寫到:“玉樹很美,美到讓人流淚。這種美,不是小資的美,是人民和諧的美。看著這一切,眼淚好幾次奪眶而出,短短的幾年,一個廢墟已然消失,一個美麗的小城市冉冉升起。”

  《非洲時報》副社長梁銓説,玉樹發生地震時,非洲華僑華人也踴躍進行了捐獻,大家一直非常關心玉樹的重建情況。他將把在青海看到的、聽到的、記錄下來的帶回去,讓在非洲的華僑華人了解祖國的變化,感受玉樹的發展變化,並解答和回應相關的疑惑、質疑。

  以科技為引領的傳統行業煥發活力

  青海藏羊地毯(集團)有限公司,在藏區傳統的手工編織藏毯的基礎上,依託當地原料、勞動力、藏文化地域優勢,引進國際先進機織生産設備,使企業産品由較為單一的手工藏毯發展為手工和機織藏毯並存的多元化産品結構。目前藏羊集團有手工和機織藏毯近千個品種,産品遠銷全球多個國家,出口額佔總産值的60%。

  青海可可西裏肉食品有限公司則以當地的藏牦牛為原料,採用先進的生産加工設備,生産出牛肉乾、生鮮牛肉等藏牦牛肉系列産品,成為青海首個藏牦牛肉精深加工行業的“中國馳名商標”。

  這些公司的發展,不僅可以通過收購原材料等以改善農牧民生活,還解決了大量的勞動力就業問題,其中包括眾多以藏族民眾為主的少數民族,對帶動藏區經濟發展和促進地區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亞《唐人街》總編盧小玲對藏毯表示了濃厚興趣,她説,澳大利亞是地毯消費大國,她將把這個産品介紹到澳洲去。

  參觀過塔爾寺、久美、玉樹等藏醫院以及藏醫藥博物館,記者們對金銀等重金屬、礦石竟然可以入藥,表示出極大興趣。在塔爾寺、白佛寺、當卡寺等寺院,記者們與寺管會負責人進行座談,了解藏傳佛教的傳承,以及在傳播維護社會穩定理念、維護當地安定和諧的特殊作用。神秘的藏文化使人嚮往,記者們懷著極大的興趣,探索著這個神秘的寶藏。

  目睹著青海藏區的發展成就,感受著藏族同胞的友善、熱情,海外華文媒體的記者們每天都有許多驚喜。籍貫臺灣、來自法國《歐洲時報》的周文儀説,他是第一次到藏區,跟之前的想像大不一樣,此行收穫滿滿,並對下一次再來充滿期待。馬麗梅説,如果歐洲是小家碧玉,那藏區就是大家閨秀,愛家鄉就是這樣一點一滴沉澱。

  此次考察活動由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主辦,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葡萄牙、澳大利亞、法國、南非等10個國家的華文媒體,以及新華社、人民日報、台灣網等大陸媒體的十幾家海內外媒體記者參加活動。(台灣網記者 齊曉靖)

海內外記者一行與藏民家庭合影

藏民家中所挂的歷屆領導人像(台灣網 齊曉靖 攝)

[責任編輯:齊曉靖]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