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甘肅邀請公眾近距離體驗文物修復過程

時間:2014年06月16日 10:5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文化遺産日”當天,家住蘭州市城關區的媒體從業者周言文趕往七里河區,參加“文物保護修復開放日”活動。“我對文物保護特感興趣,以前大學放假都會去博物館。”為讓社會公眾了解文物保護修復知識,甘肅省文物局在“文化遺産日”當日邀請公眾免費參與體驗文物保護修復全過程。

  一把銹跡斑斑的漢代剪刀,脫去黃褐色的銹跡,顯出了原來光亮的色澤,花紋清晰可見;年代久遠的壁畫,恢復了明艷的色澤,參觀者得以窺見舊時的風姿綽約;碎落成片的馬家窯彩陶,經過拼接,成為線條流暢的整體……在“文物保護講座”裏,通過甘肅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張建全的講解演示,周言文看到了文物保護和修復的全過程。

  “文物修復修舊如舊,體現真實性應是首要原則。”“隨著考古的深入、科技的發展以及材料的進步,今後可能會有更多的數據、更好的方法、更理想的材料來對文物進行更科學的修復……”張建全一一介紹了文物保護資質的獲得、文物保護修復原則等相關知識,觀眾們聽得聚精會神,還拋出了不少問題:“陜西文物對外交流很豐富,甘肅的文物對外交流是不是很少?”“博物館文物保護有沒有針對個人藏品的?”“我家住慶陽,在野外可以看到墓葬群,國家怎樣保護這些野外墓葬群?”在回答觀眾提問的同時,張建全還介紹了當前文物保護和修復的現狀。

  隨後,大家來到文物保護和修復中心。在陶器修復室,破碎的陶罐放在操作臺上,工作人員正對其進行加固拼對,一旁的箱子裏,更多待處理的陶罐靜靜地躺著,暗淡的色澤像是被風化的歷史。在青銅器修復室,工作人員介紹,青銅器要做分析檢測和病害記錄,之後經脫鹽、清洗等工藝流程,不僅修復前後要拍照,最後還要做成修復報告並建檔。在書畫修復室,見工作人員在用水洗畫,周言文好奇地問:“這樣不會損傷到畫作嗎?”工作人員回答了大家的疑惑:皂角水刷洗畫面,不會對畫作造成損害。

  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説,活動有助於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産知識和文化遺産保護意識的普及,使廣大公眾成為文化遺産保護的主動參與者。文化遺産保護不能只是政府與學者的事,和世界上一些文化遺産保護成熟的國家相比,我國公眾的文化遺産意識還比較淡薄。記者在甘肅省文物局網站上看到,原本活動計劃遴選50人參加。最終,活動當日只有21人參加。

  甘肅省內綿延6000多公里的絲綢之路沿線,留存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記者了解到,在甘肅提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獲批為國家級戰略之後,甘肅已在相關文物保護項目中融入展示利用的內容,以便讓文物向更多人敞開胸懷。本報記者 銀 燕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