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專家評“最炫文言風”:不必大驚小怪

時間:2014年02月17日 14:47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北京晚報》日前報道,“最炫文言風”登上了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榜。網路流行語“土豪我們做朋友”變成了“富賈,可為吾友乎”,“女漢子”則被譯為“安能辨我是雄雌”,甚至英文歌歌詞"I heard that your settled down"也成了“已聞君,諸事安康”。

  網路流行語的“變臉”讓文言文“紅”遍網路。“吾與友皆愕然”,“甚累,不復愛也”的網路文言大興,莎士比亞的詩歌和英國女歌手阿黛爾的歌曲,都紛紛推出了“古文版”。網友們紛紛驚呼“翻譯太美”、“給母語點讚”。

  “最炫文言風”驚艷的同時,也有網友認為,“文言風”不過是故作高雅、強裝“文言味兒”。更有專家表示,這不倫不類的“文言風”並未拓寬漢語的邊界,它們難像“山寨”、“團購”、“潛規則”那樣被納入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不過是曇花一現。更令人憂慮的是,語言的簡單化將引起思想的簡單化。

  其實,刮點兒文言風不必大驚小怪。疏離了古漢語的網友再重溫些文言的張力、魅力、韻味是好事。最炫文言風的用詞恰當不恰當,精彩不精彩,能否拓寬現代漢語的邊界,那得經過時間的淘漉與考驗,唾棄狙擊大可不必。

  臺灣、香港在許多用詞上與大陸有區別。他們的“鐳射”、“飛彈”、“梳化”、“摩打”就沒有大陸的“鐳射”、“導彈”、“沙發”、“馬達”好;而“打的”、“按揭”、“作秀”、“水貨”已經完全被大陸認同並津津樂道。

  其實,現代漢語很多是日語的舶來。網路時代的語言發展更是瞬息萬變,關鍵得被北京這個文化中心認同,無論是港臺還是各地方言的演繹變化亦然。比如東北的“忽悠”被北京文化認同了,全國便都“忽悠”起來。而東北人喜聞樂見的“大姑娘美大姑娘浪”(浪就是窈窕浪漫就是美)不被認同,全國也就浪不起來。

  文言風盡可以炫,不至於導致什麼思想的簡單化。物競天擇優勝劣汰,不被中心文化認同,自生自滅必然。

  魏潤身(首師大教授)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