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剪紙大師談傳統工美傳承:培養興趣從娃娃抓起

時間:2014年02月17日 10: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剪紙大師談傳統工美傳承:培養興趣從娃娃抓起

  圖為剪紙大師方建國向孩子和家長教授撕紙技藝。 李晨韻 攝

  孩子們給方建國展示自己的撕紙作品。 李晨韻 攝

  活動現場,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女兒前來學習撕紙藝術。 李晨韻 攝

  中新網杭州2月16日電(見習記者 吳佳蔚)“像剪紙這樣的中國‘老底子’技藝傳承,要從娃娃開始培養藝術興趣,還要重在堅持。”從了解瀕臨失傳的富陽竹紙製作,到學習歷史悠久的撕紙技藝,2月16日,中國剪紙大師方建國用靈動的中國傳統剪紙藝術,引領杭州數十名學齡兒童及家長現場感受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奇之美。

  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發明于西元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西元前3世紀),到唐代轉為鼎盛,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著名詩人杜甫曾留名句“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暗喻了剪紙在中國傳統工藝美術長河中的源遠流長。

  當天,在浙江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內,從藝30餘年的方建國要為一群平均年齡不到7歲的孩子們上一堂別具一格的勞技課——撕紙。

  沒有尺子、沒有膠水,唯一能參與創作的工具是雙手。只用了幾秒鐘,方建國便將一張紅紙撕出了一個“三潭印月”。技藝之神奇,看得在座的孩子們和家長拍手叫絕。

  看著一張張興趣盎然的小臉,方建國欣慰地告訴記者,只要有更多孩子願意學習並喜愛剪紙這類中國“老底子”技藝,他就不怕後繼無人。

  他認為,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更好地傳承下去,必須要從娃娃開始抓興趣培養。

  據介紹,近年來,杭州十余家中小學校已陸續開設了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相關課程,除了文字、圖片等理論知識普及,還邀請了像方建國這樣的民間工藝大師走進校園,親身給孩子們傳授“老底子”絕技。

  這讓方建國和許多老藝人們看到了傳統工藝美術未來的希望。

  同時,他也直言,剪紙藝術並非一蹴而就,需要學習者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凡事貴在堅持。

  在現場,和女兒一同前來學習撕紙的杭州市民燕女士對記者表示,讓孩子從小接觸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既能提升孩子的藝術鑒賞力,還讓他們直觀地了解民族的發展史,意義非凡。(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